首页>要闻 要闻
“利益顺差”的美国吃了什么亏?
【国际锐评】“利益顺差”的美国吃了什么亏?
在已持续半年不断升级的中美经贸摩擦中,美方抱怨之一就是美国对华贸易有巨大逆差,“美国吃了亏”。这也是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输美产品强征关税的原因之一。那么,美国真的是在对华贸易中吃了亏吗?真相到底如何?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傅自应星期二(25日)在北京表示,贸易差额只是交易量之差,而不是盈亏的多少。美国在中美双边贸易中有没有吃亏,企业和消费者心里最清楚。这位会计专业出身的官员一语中的地指出,在中美经贸合作中,美国企业获得的利润远超中国企业,贸易顺差反映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在美国。
“利益顺差”在美国是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真实写照。经过近40年发展,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依赖。中美双边贸易规模已达到7000亿美元,美资企业在华年销售收入也达到了7000亿美元,利润超过500亿美元。
人们看到,中美两国处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不同位置,美国在高端,中国在中低端。也要看到,中国企业更多的是赚取加工费,而美国企业则从产品设计、零部件供应、营销等环节就已获益巨大。比如,在美国设计研发、在中国组装生产、在全球市场销售的苹果手机。根据高盛公司2018年研究报告,如苹果公司将生产与组装全部转移到美国,其生产成本将提高37%。
从消费环节看,大批质优价优的中国商品走进了美国的千家万户,丰富了美国消费者的选择,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美国民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购买力。美国贸易全国委员会研究显示,2015年,中美贸易平均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成本。
中国作为全球一个巨大而快速增长的市场,中美经贸合作为美国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商业机会。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17年度美各州对华出口报告》,2017年每个美国农民平均向中国出口产品1万美元以上。中国商务部统计显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华拥有10家合资企业,在华产量占到其全球产量的40%,美国高通公司在华芯片销售和专利许可费收入占其总营收的57%。
这些事实,能够证明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吃亏了吗?
从根本上看,自由贸易的实质是一个愿意买、一方愿意卖。美方购买更多的中国产品,自然会带来更多的贸易逆差,并不是因为“强买强卖”,而是源于中美两国经济结构、国际产业分工等多种因素。
贸易竞争力源于产业竞争力,竞争力强的产业出口相对多。美国在汽车、飞机、农产品、服务业等优势产业一直都对华保持大顺差。比如,2017年中国自美进口汽车131亿美元,对美出口汽车14亿美元,美国的汽车出口额几乎是中国的10倍。据本周一公布的《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披露,2017年美国出口中57%的大豆、25% 的波音飞机、20%的汽车、14% 的集成电路、17% 的棉花都销往中国。
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美国人最不愿意谈的就是它对华超过540亿美元的服务贸易顺差。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6年,中国内地到访美国游客数量连续13年增长,其中12年的增速达到两位数。而据中国官方统计,美国是中国学生出境留学第一大目的地,2017年中国在美留学生约42万人,为美国贡献了约180亿美元收入;中国对美国支付的知识产权费用从2011年的34.6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72亿美元,六年时间翻了一番。
事实上,中美贸易不平衡还与美对华出口管制有关。据美国有关机构分析,如果放宽民用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限制,美对华贸易逆差可减少35%左右。
事实证明,中美经贸往来获益大致平衡,而且美方净收益占优。享受中美贸易“利益顺差”的美国,其所宣扬的“美国吃亏论”没有说服力。(国际锐评评论员)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美国 中国 中美


宪法日活动进校园
奥地利出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即将返回中国
纽约举行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
“2018澳门光影节——时光澳游”开幕
阿联酋庆祝国庆日
壮族山歌进校园
邯郸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