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掉落人间的调色盘”——皖南晒秋印象
新华社合肥9月23日电(记者张端、刘军喜)天高云淡,秋凉气爽,阳光恰如其分,明朗中透着温柔,安徽皖南这片土地迎来了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中秋时节,走进白墙乌瓦、依山傍水的皖南古村,芝麻、棉花、玉米、南瓜、辣椒等农作物,有的躺在庭院晒场,有的挂上廊桥木构。远远望去,黑的、白的、黄的、红的,晾在长长圆圆的晒匾里,仿若色彩斑斓的调色盘。
秋收之际的农事活动,在岁月流走中慢慢变成了晒秋民俗,成为人们庆祝丰收的独特仪式。
“徽州晒秋是从东汉开始的,一是为了方便冬天储藏,还有就是代表丰收的喜悦。”安徽黄山市灵山村种粮大户方圣贤翻晒着新产的红米,笑颜满面地介绍。
红米是灵山村独有的老品种,山里日照少,产量不高,但品质好。这几年,方圣贤坚持有机种植,他说:“老百姓的追求已经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我家的红米也能卖上好价格。”
千年古村呈坎的晒秋别具创意,五彩农作物变身丰收主题的卡通图案,吸引着游客驻足观看。呈坎村民还利用收割的新鲜稻草,编扎成栩栩如生的草龙,在村里广场舞动,舞出了丰收的幸福。
“全村同在画中居”的徽州区唐模古村,一年四季皆可游。游客来此,不仅能够欣赏晒秋美景,吃上原汁原味的食材,还可以购买一些当地特色农产品,把秋带回家。
“晒秋用看得见、能触摸的方式,让人们与田园的关系更亲近了?!崩刺颇9糯迓糜蔚纳阌笆φ沤ㄆ胶芟不墩庵帧笆泳趸钡呐└疃?他在晒秋现场不停变换角度拍照,还向村民买了四斤黄豆,准备带回家磨豆浆。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一处祠堂门前的广场上,金黄的玉米和火红的辣椒沐浴在阳光里,门楼飞檐翘角的倩影随着时间的流淌,慢慢向晾晒的农作物靠近,有一种安静从容的节奏感。
皖南独有意味的晒秋,让国内外的摄影师们蜂拥而至。游走于皖南徽派古民居中,不经意间遇见的晒秋色彩,最让人惊艳。没有人为摆设的晒秋才最美,而晒秋与乡村旅游结合,更丰富了徽州人文景观的内涵。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晒秋 皖南 掉落人间的调色盘 印象 古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