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跨越 40年进口增长664倍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跨越——
出口增长914倍,进口增长664倍(延伸阅读)
1978年,我国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40年来,对外贸易不断开拓新格局,实现历史性跨越。
货物贸易总量高速增长。
货物进出口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1978年到2017年,按人民币计价,我国进出口总额从355亿元提高到27.8万亿元,增长782倍,年均增速达18.6%。其中,出口总额从168亿元提高到15.3万亿元,增长914倍,年均增速为19.1%;进口总额从187亿元提高到12.5万亿元,增长664倍,年均增速为18.1%。
货物贸易占世界比重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货物进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仅为0.8%,在全球货物贸易中列第29位。2017年,我国进出口占全球份额为11.5%,货物贸易重回全球第一,其中出口占比为12.8%,进口占比为10.2%。
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贸易方式更趋合理。改革开放初期,来料加工、进料加工等贸易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1981年的6%增长到1998年的53.4%。此后,随着货物贸易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推进,加工贸易占比开始缓慢下降。加工贸易占比由2012年的34.8%下降至2017年的29%,一般贸易占比由2012年的52%上升至2017年的56.3%。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53.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46.5%;2017年,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占出口比重分别为94.8%和5.2%。1985年至201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从16.8亿美元增加到1.3万亿美元,我国已经连续9年保持机电产品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地位。同期,高新技术产品占我国出口比重从2%左右提高到28.8%。
贸易市场日趋多元。
1978年到2017年,我国的贸易伙伴已由40多个发展到2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盟、美国、东盟、日本等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我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较快增长,2011年起,东盟超越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我国出口市场中的占比从2000年的7%提高到2017年的12.5%。
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5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从中受益。2013-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总值33.2万亿元,年均增长4%,高于同期我国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速1.4个百分点,成为货物贸易发展的一个亮点。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跨越


宪法日活动进校园
奥地利出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即将返回中国
纽约举行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
“2018澳门光影节——时光澳游”开幕
阿联酋庆祝国庆日
壮族山歌进校园
邯郸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