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俄罗斯驻华大使:近年来俄中两国元首平均每年会晤五次
俄罗斯驻华大使:近年来俄中两国元首平均每年会晤五次
精心规划中俄关系的未来发展
——专访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
尽管两国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但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世界大国,
与一般的文明冲突理论相反,树立了和平、互利和友好合作的典范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徐方清 李静
9月11日至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这是自2013年担任国家主席以来,习近平第七次踏上俄罗斯土地。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习近平也实现了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年内的第三次会晤。
“我想强调,元首之间的有效对话为双边合作奠定了基调,为整个俄中交往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推动力?!痹谙敖街飨朔媒崾?,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
2013年5月,此前任俄罗斯外交部第一副部长的杰尼索夫出任俄罗斯驻华大使。据他介绍,自2013年以来,俄中两国国家元首之间已经会晤达26次,而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91年苏联解体这42年间,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仅仅会晤了7次。
杰尼索夫认为,上述数字对比足以说明俄中两国合作广度和深度的提升。
坚持“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原则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上半年,中俄的贸易额有明显增长。今年全年突破1000亿美元,是否可以说没什么问题了?
安德烈·杰尼索夫:根据目前中方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前7个月俄中贸易总额已经增长24.5%,总计583亿美元。俄中贸易不仅已经恢复,并且还表现出了迅速增长的势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和市场条件,到今年年底,双边贸易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
中国新闻周刊:近些年来,外界已经习惯了“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的说法。你曾说过,如今的俄中关系是非意识形态化的,是以彼此利益为基础的。这是你对“最好”的解读?
安德烈·杰尼索夫:我认为,即使在两国关系最困难的时期,双方也存在着这样的认识:两个相邻的大国间,有着世界上最长之一的国界线,历史上,两国就都拥有巨大的领土、人口和资源,崇尚和平与和谐。这些客观上决定了双方的国家利益和理念认同。
俄中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有助于两国人民的繁荣和幸福,提升两国发展社会经济和施行外交政策的空间。反之,不信任、对抗和竞争会大大削弱双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坚持这样的原则:“世代友好、永不为敌。”
尽管两国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但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世界大国,与一般的文明冲突理论相反,树立了和平、互利和友好合作的典范。全球形势的不稳定性日益加剧,俄中互动合作对地区和世界的形势产生了积极影响。俄中友好合作的财富必须得到重视、精心呵护,要记住这对当代人来说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学习和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从而精心规划俄中关系的未来发展。
中俄元首间建立了密切的
工作关系和亲切的个人友谊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元首外交对于中俄关系发展有何特殊作用?
安德烈·杰尼索夫:元首会晤是两国发展关系的政治日历中最重要的事件。近年来,俄中两国元首平均每年要会晤五次,包括定期互访和在重大国际活动中会面。
自2013年5月我被任命为俄罗斯驻华大使一职以来,双方国家元首已有24次会晤。相比之下,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即整个苏维埃时期),根据我们的计算,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仅仅会晤了7次。42年中的7次会晤和最近5年的26次会晤,差异可谓巨大。从最高领导人会晤的密度来看,可以想象到俄中两国合作广度和深度的提升。
我想强调,元首之间的有效对话为双边合作奠定了基调,为整个俄中交往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推动力。在最高级别的会谈期间,两国元首讨论了双边关系和当今国际议程中最重要和最迫切的问题。俄中两国元首非常重视扩大经贸与投资合作和在工业、基础设施、能源、文化等领域开展有前景的联合项目。应特别指出,俄中最高领导人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工作关系和亲切的个人友谊,元首会晤始终处于建设性和互信的气氛中,这无疑会为进一步深化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创造出积极的氛围。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5月,普京总统第四次就任总统后不久签署了 “5月法令”,明确了至2024年间俄罗斯国家发展目标,包括俄罗斯应当在确保本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保持国家宏观经济稳定的条件下,成为世界五大经济体之一。“5月法令”的签署,对于推动俄罗斯发展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而言,是否意味着方向更明确,也会更容易找到实施路径?
安德烈·杰尼索夫:首先,我要强调,确保世界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努力为长期可持续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创造条件,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我认为,我这样说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首先正是这方面的原因使两国领导人在2015年就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达成共识。这符合各国一体化的进程,是在充分考虑到参与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以有力推动经济实现稳步持续增长。
在进行这场战略对接的跑道上,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其中一个重要成果是今年5月17日在阿斯塔纳经济论坛上,“欧亚经济联盟”及其成员国同中国签订了“经贸合作协定”。虽然该协定属于框架非特惠性质,但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特别是,该协定旨在提高各方贸易政策的可预测性和透明度,有助于加强工业、农业、电子商务等领域的部门合作,使之成为“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具体实用工具,为今后推动实现更广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打下基础。
至于“5月法令”,实际上是一系列措施,旨在实现我国科技的突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人口和提高生活水平,为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为每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展现个人能力提供机会。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发展对外经济活动和加强国际合作。
特别是,我们正在讨论要大幅增加俄罗斯非原料的出口,消除限制这方面出口提高的障碍。该任务的目标是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和扩建干线基础设施,包括国际运输走廊“欧洲-中国西部”的俄罗斯公路段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港口。计划将贝加尔-阿穆尔和横贯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输能力提高一倍半,大幅增加北海航线的运输量,为快铁和高铁的建设发展打下基础。
在我看来,所有这些措施都很好地融进了“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建设的框架下,并进入了中俄双边务实合作的议事日程。在这方面,我相信,实施俄罗斯总统普京下达的这项战略任务,将为今后对接跑道上的工作以及俄中在经贸、能源、金融和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新的动力。
“任何人都别想依靠
制裁工具来拖垮俄罗斯”
中国新闻周刊:如果将西方解除对俄罗斯经济制裁作为目标的话,特朗普会是一个不错的谈判对手吗?或者说,你是否认为在特朗普执政时期最有可能解除制裁?
安德烈·杰尼索夫: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你所说,自2011年以来,奥巴马政府开始对我们实施制裁。目前,这些制裁措施可能已超过一百个了。特朗普政府继续执行了这项工作,仅在最近的8个月中,已经8次决定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美国这一轮对俄制裁始于2014年,当时克里米亚的居民表达了赞同共和国回归俄罗斯联邦的意愿。
一方面,美国政府似乎真诚希望在双边关系上出现积极变化,但不想平等地去实现,他们更愿意将意志强加给我们;另一方面,俄美共同参与了一些事件,这些也关系着世界的命运。从具体行动来看,华盛顿更愿意单独行事,或者迫使所有人朝着他们想要的方向去付诸行动。
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各届政府都认为美国是第一位的,并认为世界应该遵循美国模式,才能走向民主、幸福和繁荣。近年来,特别是从奥巴马时期开始倡导、到特朗普政府时期延续使用的“美国优先”这种理念以来,“美国排他性”的概念在美国外交政策中越来越凸显。
今年8月22日,美国因为众所周知的“斯克里帕尔事件”对我国实施的新一轮制裁措施正式生效。与此同时,最近,特朗普表示,如果莫斯科在叙利亚和乌克兰问题上与华盛顿开展合作,“如果俄罗斯准备为我们做些有用的事情”,他可能考虑取消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很明显,商人属性的特朗普再次尝试与我们做“交易”,问题在于他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交易和合作。
综上所述,特朗普能否成为西方取消对俄制裁的合适的谈判者已经不重要了。我们相信,无论谁入主白宫,我们的国家迟早都会找到解决路径。我们已准备好开展此类工作,但谈判不应该是单方面的,也不应该是通牒式的,而应从考虑双方利益出发。不管怎样,任何人想依靠制裁工具来拖垮俄罗斯,实现自己的目标,都不会成功。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36期)
编辑:曾珂
关键词:近年来俄中两国元首平均每年会晤五次


宪法日活动进校园
奥地利出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即将返回中国
纽约举行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
“2018澳门光影节——时光澳游”开幕
阿联酋庆祝国庆日
壮族山歌进校园
邯郸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