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将青春写在塞上大地——记五湖四海“支宁人”
新华社银川9月17日电 题:将青春写在塞上大地——记五湖四?!爸恕?/p>
新华社记者曹健、艾福梅、马丽娟
他们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支宁人”。
随着汽笛鸣响、卡车轰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数十万来自全国各地的支宁人员汇聚宁夏。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奋斗在各行各业,扎根宁夏,奉献宁夏,用宝贵的年华谱写了最美的青春之歌,在悄然改变着塞上大地一草一木的同时,也留下了一笔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家国情怀:哪里艰苦哪安家
1954年,18岁的戈敢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放弃留在江苏南通农业学校当辅导员的机会,从江南水乡千里迢迢来到干旱少雨的西北。
“当时因为生病,学校没给我报名。我一听坚决不同意,强烈要求到宁夏去。”戈敢回忆说,在那个炽热的年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青年人的至高理想。
解放初的宁夏十分落后,众多领域尚属空白,各方面亟待建设,人才极度紧缺。而从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来到宁夏的一批批干部、科教文卫人员、大学生、工人等则犹如“甘霖”,解了宁夏初建时期的“人才之渴”。
火车一路向西,故土渐渐远去,青山绿水渐变戈壁荒漠,几日几夜颠簸后,终于抵达宁夏。
尽管有心理准备,宁夏的落后还是远超出支援建设者的想象。1952年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的陈树兰,先被分配到西安的一家医院,后听闻宁夏急缺医疗人员,她果断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来到银川。
“当时根本不像城市,比县城还小。”这是陈树兰对银川的最初印象?!俺肆阶怕?都是低矮的土坯房。随便揭开一个破旧的门帘,里面可能是邮局或商店,且物资匮乏,很多东西都得从外地带。我穿一件普通的针织毛衣,也有很多人围着看?!背率骼妓?但她并不计较环境,哪里有病人就去哪里。
银川尚且如此,更多“支宁人”去往的是更为艰苦的固原、石嘴山等地,有些地方偏远,不通公路,还得换乘马车、驴车才能到达。
来自浙江嘉兴的梅曙光,年仅6岁时父亲因抗日牺牲,懵懂的他只知自己成了孤儿。“长大后,我才逐渐明白了父辈的家国情怀,那是一种‘义无反顾’的情感?!笔改旰?梅曙光也做出了自己的抉择。1959年从北京林业学院毕业后,他来到了“进了林区却不见林子”的六盘山区。
艰苦奋斗:在荒滩上创奇迹
“支宁人”迅速充实到各行各业,凭着战天斗地的精神,排除万难,为宁夏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民以食为本,可当时的银川平原,多是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的盐碱滩?!爸肿油诔隼闯⒁豢?又咸又硬?!备旮宜?。被称为“土壤癌症”的白僵土是最难改良的土地,曾被外国专家断言“改良这种土地不是我们这代人能办到的事”。
戈敢在内的科研人员没有退却,迎难而上。从1962年开始,戈敢与农业研究所的同事,先后赴河北唐山、辽宁盘锦考察。他们反复试验,大胆提出“挖沟排水”和“种稻洗盐”的方法,开启了三十年轰轰烈烈的盐碱地改良工作。参与改良的还有大量垦荒的支宁青年,他们或住在四处漏风的土坯房中,或挤在冬冷夏潮的地窨子里,烈日当空挥镰割麦,披星戴月蹚水背稻。
在支宁青年和各族群众不舍昼夜的努力下,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了稻菽浪涌的万顷良田,“银川”变成“米粮川”。
在火热的“三线建设”中,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无疑是典型代表。这家企业的前身是1965年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迁建到宁夏石嘴山市的905厂,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科研人员?!耙患移笠涤涤兴奈灏倜蒲腥嗽?这在当时的西北是非常难得的,更难得的是他们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敝泄こ淘涸菏亢渭诀牖匾渌?。他于1970年分配到这里,在国外企业严格封锁相关技术的情况下,他和其他科技人员不断攻关,终于使钽铌铍材料加工达到世界级水平。
“科研人员执着认真,厂区绿化栽树都是用尺子量、用线拉,这正是科研攻关所必需的。”何季麟说,正是凭着对科研的热爱,艰苦奋斗,无悔奉献,才奠定了企业在钽铌铍加工方面的“国家队”地位。
陈树兰成为宁夏内科学奠基人,李范文成为神秘西夏文字的破解者,谢守栋为布鲁氏菌病防疫做出重要贡献……在宁夏,贡献突出的“支宁人”不胜枚举,更有大量“支宁人”不为名、不为利,为荒滩上创奇迹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艰苦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的信念和动力?!毙皇囟八?。
融入传承:宁夏有“天下人”
“风还是塞北风,雨已变江南雨?!庇型讶绱耸饷枋觥爸恕备拇吹谋浠K暝掠迫?自治区六十一甲子,“支宁人”的标签逐渐淡去,“宁夏人”的符号日益变浓,他们的融入无疑增强了宁夏开放包容的气质。
在银川,人们习惯用普通话而非方言交流;原本不吃鱼的本地人爱上了鱼宴……“这座城接纳了这些人,这些人也融入这座城?!苯袢?“宁夏有‘天下人’”依然广为流传。
当年生龙活虎的青春早已不在,但一批批“支宁人”秉持的不畏艰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精神,却永远在塞上大地薪火相传。
陈树兰的学生,很多成了活跃在宁夏医疗战线的栋梁之材?!坝泻芏啻位嶙?但我安心留在了宁夏,这里的病人需要我?!背率骼冀庖还趟档梅缜嵩频K右?6年,如今已87岁高龄,华发满头,但还坚持每周一次专家门诊、五次查房,身体力行继续为宁夏培养医学人才。
82岁的谢守栋早已退休,受他影响,女儿成了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教授,儿子在疾病预防中心继续从事布鲁氏菌病预防。“他们都已是宁夏人了,会包饺子,爱上了吃羊肉?!?/p>
梅曙光当初参与在西吉县火石寨乡种下的千亩树苗,如今正郁郁葱葱。他说:“人活百岁,树才长成。留下一片林子造福后人,我的使命已完成?!?/p>
宁夏没有忘记他们。在刚刚揭晓的“自治区60年感动宁夏人物”中,不少支宁建设的典型人物赫然在列。
山川没有忘记他们。银川平原的稻浪滚滚,六盘山区的松声阵阵,城市乡村的一街一路、一砖一瓦,无不在诉说和彰显着“支宁人”流芳的精神。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宁夏 支宁人 青春 塞上 大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