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两岸人士共话“书生救国”往事 探寻“烽火文化”传承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石龙洪)“两岸共话书生救国,探寻烽火文化传承——《朵云封事》新书座谈会”18日在北京大学举办,来自两岸历史、考古、文博等领域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同追忆抗战往事,探讨大力弘扬爱国精神。
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李霖灿先生之子李在中所著新书《朵云封事》近日出版。本书以上世纪30年代“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为核心,钩沉了抗日战争期间一群爱国知识分子美育救国、学术救国、文化图存的可歌可泣往事,还原了1933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成立到1965年并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过程。
本次活动以此书内容为主题,研讨抗战时期中国近现代考古文博学术体系及中国艺术史研究体系在国难时期的萌芽和发展,并还原中国第一代考古文博学者共赴国难、救亡图存的生命历程,描绘了几代爱国学者“胸怀天下”的集体群像。
李在中在座谈会上表示,抗战期间虽国家苦难深重,但在艰困环境下,傅斯年、董作宾、李济、曾昭燏、潘天寿等一代知识分子坚守爱国信念,用辉煌灿烂的成就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书生救国”故事。他们为中国近代科学考古文博事业、民族社会学研究、中国艺术研究体系的发展贡献良多,也为日后的中国人文艺术学术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张平在书面致辞中说,此次座谈会更深更高的意义并不在一本书、一个人,而在于中国文化传承和发扬。本书是一个榜样、一个开始,新时代两岸及海外中华儿女的新使命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为建立人类文明共同体作出中国独特贡献。
工艺美术设计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书鸿之女常沙娜作为亲历者,分享了常书鸿在抗战期间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故事。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外孙女于葵分享了梁思成与“中央博物院”建院的点滴故事。故宫博物院文博专家朱家溍之女、紫禁城出版社副编审朱传荣讲述了两岸故宫人无法割舍的文化故事与情感纽带。
在9月18日这个全体中华儿女共同铭记的悲怆之日,与会两岸嘉宾共同撕开了中国近代史“书生救国”的信封,烽火文化传承者的群像跃然纸上。与会者呼吁,两岸有识之士及海外广大学者共同思考如何接续文脉,一道守护灿烂的文化中国。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两岸 中国 传承 书生救国 往事
 
       
 

 壮族山歌进校园
壮族山歌进校园 邯郸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邯郸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点亮圣诞树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点亮圣诞树 甘肃阿克塞丹霞地貌“藏在深山人未识”
甘肃阿克塞丹霞地貌“藏在深山人未识”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28头鲸鱼搁浅死亡 画面令人痛心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28头鲸鱼搁浅死亡 画面令人痛心 欧洲政商人士呼吁维护全球贸易体系
欧洲政商人士呼吁维护全球贸易体系 非洲国家驻华使节走进全国政协
非洲国家驻华使节走进全国政协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