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三叠纪昆虫演化新证据
新华社华盛顿9月5日电(记者周舟)一个中国科研团队5日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大约2.37亿年前全变态昆虫和水生昆虫曾经历生物多样性大发展。这一发现有助于三叠纪昆虫复苏事件研究及油气资源勘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团队对在陕西铜川和新疆克拉玛依化石产地采集的两块凝灰质砂岩样品,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和生物地层学年代测定,并结合昆虫群面貌研究,提出“三叠纪中晚期昆虫大辐射”这一演化事件。
二叠纪末生物灭绝事件后,昆虫数量和多样性急剧下降,其后的三叠纪被称为“现代生态系统的黎明”,但这一时期昆虫化石稀缺,此前人们对三叠纪昆虫复苏认识不足。
新研究发现,铜川和克拉玛依两个昆虫群中都有毛翅目幼虫构筑的巢穴“石蚕巢”。此前毛翅目的最早记录来自西伯利亚白垩纪下侏罗统的石蚕巢化石,而其姊妹类群鳞翅目的最早记录是三叠纪-侏罗纪界限地层。新化石将毛翅目的起源和筑巢行为追溯到更早的三叠纪中三叠世拉丁期。
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是中生代的先后3个阶段,处于2.52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之间。
研究人员说,铜川和克拉玛依两个昆虫群中都拥有多样性最高的全变态昆虫,而此前认为,全变态昆虫到中生代中期才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全变态昆虫。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说,铜川和克拉玛依昆虫群中全变态昆虫的高多样性和高丰度是始料未及的,这揭示了全变态昆虫在三叠纪发生大辐射,即生物多样性大发展。
研究还表明一些重要的水生全变态昆虫可以追溯到三叠纪的中三叠世,克拉玛依昆虫群中发现的大量划蝽是最早的水生蝽类,这些多样的水生昆虫此前也被认为发生在中生代中期,新研究表明水生昆虫的多样化在中三叠世晚期已经出现,为淡水生态系统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中国科研团队 三叠纪昆虫演化 新证据


SpaceX完成今年第18次发射 二手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
三江源国家公园首次拍摄到黑狼活动影像
世界最大跨度双层公路悬索桥开始架梁
候鸟来的季节
华盛顿迎来今年首场降雪
NASA发现大型冰山崩解 正持续观察频率变化
法国举行巴黎连环恐袭事件三周年纪念活动
美国加州山火肆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