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张玉滚:改变山里娃命运的人
张玉滚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分组讨论。新华社发
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伏牛山区,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小学校长,为了一句庄严的承诺,他坚守大山深处,只为干好一件事:改变山里娃命运,点燃深山孩子希望。
他叫张玉滚,一个80后小学校长,扎根黑虎庙小学17年,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当地人把他的事迹编成歌曲传唱,感动了无数人。
8月31日下午,在教育部九楼会议室,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把“全国教书育人楷?!闭饪榻鸸馍辽恋呢遗频莸剿稚?并与他亲切握手,合影留念。
“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黑虎庙小学现在变化可大了!”张玉滚在电话里兴奋极了。
9月2日,翻越尖顶山,记者来到黑虎庙小学时已近中午,远远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以及门口“树百年报国志 做世纪栋梁才”十二个大字。走进校门,二层教学楼是新粉刷的,教学楼西边的两间房是学生餐厅……这与之前记者看到的黑虎庙小学判若两样。
一句承诺
黑虎庙村是镇平县北部深山区的一个行政村。从地图上看,这里距离县城70多公里,不算太远。然而海拔1600多米的尖顶山仅“Z”字形的急转弯就有58个。
以前,要想走出大山,黑虎庙人得沿着山脊上的羊肠小道,翻过尖顶山,再穿过险峻难行的八里坡。黑虎庙村1300多人,下辖13个自然村,零星分布在方圆十几公里的带状山坳里。学校虽说在村中央,但住得远的学生来学校就得步行3小时。一座破旧的两层教学楼,一栋两层的宿舍,三间平房,就是这个学校的全部家当。
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是山里人世世代代的梦想。而这一切必须从教育开始。
2001年8月,眼瞅着开学在即,老校长吴龙奇把手里的教师拨拉几个来回,加上返聘的,还有两个班开学没老师。学校偏僻,没人愿意来,这十里八村还有谁能救急?吴龙奇脑海里突然蹦出一个人——自己教过的学生张玉滚,7月份刚从南阳第二师范学校毕业。“这可是个正儿八经的师范生呢?!彼咝说弥迸拇笸?。
在外上了3年学,老实巴交的张玉滚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出去闯一闯,好歹干个啥,总比窝在大山里受穷强。那时候张玉滚正准备南下??赡筒蛔±闲3と砟ビ才?张玉滚跟着吴龙奇走进自己当年上课的教室,映入眼帘的依然是“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
看着孩子们清澈无邪、渴望知识的眼神,那不正是自己小时候的模样吗?难道就因为没有老师,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失学吗?张玉滚鼻子一酸。
“老师,啥也不说了,我不走了。”就这样,21岁的张玉滚成了一名每月拿30元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
一根扁担
在张玉滚住的宿舍里,记者见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黑虎庙小学的老教师说,这根扁担不寻常,老校长用它挑了几十年。后来,老校长挑不动了,张玉滚接着挑。
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身高只有1.60米的张玉滚,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别冷。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
正月初十凌晨3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扛着扁担就出发了。揣几个凉馍,一步一滑,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向路边人家讨热水吃了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
一路紧赶慢赶,晚上10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上水泡连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天黑看不清路,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用油毡把书本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背靠背取暖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来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从2001年到2006年,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孩子们的希望。
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终于有了改变。张玉滚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此后,他去镇上给学校买米买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老扁担谢幕,小摩托登场。老扁担上凝结的一代代山区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扁担精神”,继续在小摩托上传承发扬。
黑虎庙小学全校75个孩子,40多个学生在校住宿。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张玉滚对这些情况一清二楚:谁家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要格外操心;孩子都在哪儿住,谁上学需要接送……
黑虎庙村党支部书记韩新焕说:“玉滚收入微薄,可这17年来却资助过300多名学生。有他在,没让一个孩子失学?!?/p>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张玉滚和其他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黑虎庙小学顽强地生存着。一年又一年,孩子们从这里走出大山,有的考上重点大学,有的还读了研究生。在张玉滚任教前,黑虎庙村只有一个大学生,现在已经有了16个。
2012年7月,镇平县特批7个深山区民办教师转正名额,张玉滚转为公办教师。常年的操劳让38岁的张玉滚看起来像50多岁,去镇里开会,不熟悉的人问他:“快退休了吧?”他总是呵呵一笑。
一种坚守
由于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张玉滚不得不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师。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他样样精通。4年前,张玉滚接任校长,他又同时肩负起学校教研课改的总体工作。
“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数学课上,张玉滚运用直观教学法,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钟表表盘、正方体、长方体等教具;科学课上,他带领孩子们去野外考察,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学校缺少体育设施,大课间时,他就和孩子们围成一圈玩抵羊斗鸡,活动课他还经常领孩子们去爬山。
为让山里孩子也能讲一口纯正的英语,张玉滚自己掏腰包买来录音机和磁带,先跟着一遍一遍学。在课堂上,他一边播一边教,有时候一个发音,让孩子们反复练上十几遍。
“给学生一瓢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是张玉滚的口头禅。多年来,他在教中学、学中教,“山里本来就闭塞,老师不多学点,咋教好娃们?”
让张玉滚欣慰的是,这些年,在上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学校教学条件在不断改善,校园粉刷一新,学生宿舍和老师办公室都装上了空调,还建起了崭新的学生食堂。
为了孩子,张玉滚练就一身过硬的好本领: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拿起针线能缝纫,打开药箱能治病??巫酪位盗怂葱?校舍破了他来补??扇说木κ怯邢薜?17年来,张玉滚几乎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学校、把全部热爱都给了学生。他最感愧疚的,就是妻子张会云。
学校原来没有食堂,孩子们自己从家里带米面馒头,在教室后面一间临时搭建的棚子里生火做饭。每天烟熏火燎,年龄小的孩子做的饭总是半生不熟。
2003年,食堂建好了。可是给的工资少,没人愿意来做饭。万般无奈,张玉滚想到了妻子张会云?!暗笔彼谕獯蚬?一个月一两千块钱,收入比我高得多?!闭庞窆鏊怠?/p>
2014年5月的一天,张会云在轧面条时出了意外,右手4个手指被机器轧折,鲜血淋漓。等赶到县医院,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落下了残疾??擅还柑?张会云又出现在学校。
目前,镇平县正尽最大努力解决师资短缺问题,逐步提升山区教学质量。给深山区教师发放津贴,想方设法提高山区教师待遇。
对偏远的山村来说,每一所学校,就是一堆火;每一名老师,就像一盏灯?;鹧嫠湮?也能温暖人心、点燃希望;灯光虽弱,却能划破夜空、照亮未来。(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刁良梓)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张玉滚 学校 校长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