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春风化雨润田园——助推非洲产经发展的中国能量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9月4日电 通讯:春风化雨润田园——助推非洲产经发展的中国能量
新华社记者王守宝
资料图 这是2016年4月13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附近拍摄的由中企投资建设的大型光伏电站。新华社记者林晓蔚摄
位于埃塞俄比亚东北部、距离首都亚的斯亚贝巴350公里的阿法尔州有大片荒地。那里海拔600多米,平均气温超过40摄氏度,水源充沛,适合蔬菜种植。然而,当地蔬菜产业却受制于技术和资本瓶颈,当地百姓守着金地过穷日子。
如今,受益于中国先进农业生产要素的注入,阿法尔州蔬菜种植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今年46岁来自山东烟台的王德杰,在阿法尔州开辟了300多亩荒地种植菠菜、四季豆、冬瓜等蔬菜,供给亚的斯亚贝巴市场。这个蔬菜园雇用了上百个当地工人,不仅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还让其学会了蔬菜种植技术。
在这里打工的小伙儿穆罕默德父亲早亡,家庭贫困,读完小学就辍学在家。王德杰的菜园为穆罕默德提供了就业机会,让他能边挣钱边学技术。穆罕默德说,他打算学会技术后自己也能够搞蔬菜种植。如今,不少当地人已经掌握了中国蔬菜种植技术,走上致富路。
中国农业资本技术与非洲田园联姻的故事并不鲜见。西红柿是肯尼亚最重要的蔬菜之一,上世纪末肯尼亚很多地方西红柿亩产只有700斤左右。如今,在刘高琼等中国农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肯尼亚纳库鲁温室的西红柿亩产可达上万斤,不少肯尼亚农民掌握了大棚种植西红柿的技术,并由此摆脱了贫困。
在“为非洲增产”的同时,中国技术在“为非洲充电”方面也有不俗表现。
今年38岁的加布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亚的斯亚贝巴开了家小咖啡馆。几年前咖啡馆刚开业时,停电颇让她头痛?!澳鞘?亚的斯亚贝巴经常断电,我得购置发电机,还要买燃料,店里成本下不来,经营很困难。”
“现在也偶尔断电,但是比以前好很多,发电机用得也少,咖啡店成本降低,生意也比以前好很多。”加布鲁说。
如今,中国企业与埃塞俄比亚等国合作的清洁能源项目已渐成气候。例如,中国电建就在埃塞俄比亚承建了阿达玛风电项目。该项目是撒哈拉以南最大、非洲第二大风电项目。项目采用中国资金、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设备和中国建设,是我国实现整体“走出去”的重要风电项目。
据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阿达玛一期风电项目于2011年6月开工,于2012年9月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年均发电量达1.7亿度。阿达玛二期风电项目于2013年6月6日开工,2016年5月移交,累计发电5.2亿度。这些新电力有效缓解了亚的斯亚贝巴的电力供应紧张问题。
阿达玛风电项目是中非合作开发非洲清洁能源的缩影。在安哥拉,葛洲坝集团承建的卡库洛卡巴萨水电站于2017年8月开工。该水电站合同总金额45.32亿美元,规划装机容量217.2万千瓦,计划在80个月内建成,将为当地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建成后满足安哥拉50%以上供电需求,将极大促进当地经济及社会发展。
此外,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承建的津巴布韦卡里巴南岸水电站扩机工程也于今年3月竣工。这标志着津巴布韦独立以来最大的水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这个项目为津巴布韦增加了20%至30%的电力供应,大大缓解了电力短缺问题。
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近年来,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中非合作也在不断深化。就在上个月,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为220名接受中国政府教育援助的学员颁发了奖学金证书,随后他们会前往中国的大学进一步深造。据介绍,仅今年埃塞俄比亚就派遣了1000多名学生到中国学习。
对此,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表示,中国支持埃塞俄比亚的人力资源开发,他对中方在这方面所做贡献表示赞赏和感谢。(参与记者:吴长伟 张玉亮)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 项目 非洲 蔬菜 技术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