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何堪称典范
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何堪称典范?其中关键,正在人心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当今国际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开幕式主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的一席话说到了人们心坎上:“中非双方基于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敝蟹切值艿哪淹暝潞兔篮梦蠢矗浞种っ髁俗呖湃谕?、合作共赢之路既能实现互利互惠,也能收获友谊。
中非远隔千山万水,但命运休戚与共,友谊源远流长。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跟随中国医疗队走进津巴布韦,见证他们如何救死扶伤;我曾全程采访坦赞铁路,亲身体验这条铁路如何令沿线百姓获益;在坦、赞两国,我曾拜谒当地的中国烈士墓,追悼这些为中非友谊在异国他乡献出生命的同胞;在非洲多个国家,我都见到了由中国援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如何为当地人民造福。
任凭国际格局调整演变,中非平等互信、相互支持的兄弟情谊不会改变。犹记1996年,时任南非总统曼德拉宣布将与中国建交;20多年后,两国已同为“金砖国家”,共同促进整个中非合作的新发展。难忘2015年,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出炉,涵盖非洲国家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等方面,可谓全方位惠民。中非在和平安全、科教文卫、减贫惠民、民间交往等方面合作深入推进,给中非人民带来丰硕成果,展现了巨大的创造力、凝聚力、行动力。从政府主导向市场运作转型、从商品贸易向产能合作升级、从工程承包向投资运营迈进,中非合作的形式和内容都在与时俱进。
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何堪称典范?其中关键,正在人心。历史上,中非都曾遭受欺凌,倍感和平与发展之迫切。面对非洲,中国真诚友好、平等相待;面对中国,非洲感到了尊重和平等。对于合作,中方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对待非洲朋友,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讲一个“诚”字。我们相信,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梢运担泄谝酝闹蟹呛献髦?,积累了金子般的信用。虽然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不相信双赢的,但中非的共同努力让世人看到,中国的发展给非洲带来了更多机遇,非洲的发展也会为中国的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对于中非合作,一直有这样那样的杂音,也面对着一些人的“白眼”或“红眼”,但事实能够说明一切。长期跟踪中非关系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黛博拉·布拉缇格姆教授曾告诉我,她在塞拉利昂等国深入考察后见到,是中国专家在用脚踏实地的努力帮助非洲当地人民实现发展,中国公司秉承“授人以渔”的理念在非洲致力于创造就业机会,为当地百姓造福。她非常认同“非洲的发展是中国的机遇,中国的发展也是非洲的机遇”这一论断。在中非合作中,中国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同12亿多非洲人民心连心;中国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主张多予少取、先予后取、只予不取;中国坚持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凡是答应非洲兄弟的事,就会尽心尽力办好;中国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凡是对非洲有利的事情,都欢迎和支持全世界尽力做、认真做。中非合作共赢的努力,为整个世界带来希望的清流;而某些国家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无异于把自己囚于自我封闭的孤岛。
上世纪90年代,我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旅行至蒙巴萨时,曾备尝旅途艰辛。20余年过去,一条蒙内铁路铺就,不仅让跨越非洲更加便捷,也成为中非合作共赢的新范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中国将永远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也将得到更多更真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中非 中国 合作 非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