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圆了高原儿女家门口就医梦
2018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全区基本医疗卫生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后,勉励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专家和成员,“在西藏工作,既要做好专家,又要做好老师,帮西藏培养更多的医疗人才?!?/span>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是一项惠及西藏老百姓健康福祉的民生工程,也是凝聚人心的民心工程,总理亲自到自治区人民医院视察医疗卫生工作情况,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人民的亲切关怀?!弊芾砝床厥硬觳⒖赐匾交と嗽?,恰逢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开展三周年。谈起当时的情景,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领队、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吴文铭既备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
顶层设计中的殷殷关怀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各援藏省市的无私援助下,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与内地相比,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依旧滞后,“缺医少药”“就医难”等依然是制约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郑重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关心西藏各族人民的身心健康。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快摘掉西藏缺医少药的“帽子”。
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在多次实地调研和反复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中组部在深刻把握西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医疗卫生援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重大创新思路,强调将其作为“组织部长工程”一抓到底。
2015年6月,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正式启动。由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口支援自治区人民医院,北京、上海、安徽、广东、重庆、辽宁、陕西7个省市分别对口支援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那曲、阿里7个市地人民医院,2015年8月中旬第一批143名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分赴“1+7”医院开展工作。
2015年6月,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正式拉开序幕。自工作启动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俞正声、孙春兰、刘延东、赵乐际等时任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中组部坚持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在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政策制定、组织实施等环节,都始终发挥着把方向、把全局的重要作用。时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的陈希对这项工作时刻牵挂在心,靠前指挥、亲力亲为,三年4次进藏实地调研,8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工作,对人才培养、重点科室建设、医院改革、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并多方协调,从援助省市为西藏“挖”来顶级医疗专家。
三年来,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部委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高度的使命意识,全力推动医疗人才援藏工作深入推进。国家卫健委主动跟进,强化主业意识,发挥专业优势,在深化医改、人才选派、考核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教育部在推进西藏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医学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给予积极帮助。国家发改委、人社部、财政部等部委也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
多年援助成果凸显
2018年3月,54岁的男性患者因“胸闷、胸痛伴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就诊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一系列有效诊断,该院确诊患者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在心内科援藏专家李宪凯牵头、多学科专家的积极抢救下,经过近3个小时的手术,成功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填补了日喀则市乃至西藏的技术空白。
三年来,为高标准推动援藏工作深入开展,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作为牵头单位精心打造组团式医疗援藏的“上海模式”,即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科室座谈等。在“上海模式”的带动下, 51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我区空白:世界上第一例红细胞单采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第一例喉全切加颈部淋巴术清扫治疗喉癌……
“上海模式”的成功实践只是三年来北京、安徽、广东等7省市全力开展医疗人才援藏工作的一个缩影。
三年来,对口支援省市和牵头支援单位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在科室工作强度大的情况下,依然克服困难,积极调配人手,选择最好的医院、组建最好的团队、派出最好的医生援藏。
在自身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有的支援省市想方设法拿出计划外资金给予无私支援。三年间,共无偿支援资金6亿多元支持“1+7”医院发展。
在家事、国事的面前,在亲情和事业面前,三年来,519名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毅然远离家乡,来到雪域高原,加入到医疗援藏行列。三年间,他们中有的在手术一线为病人献血,有的一到高原就投入紧张的工作,有的亲人去世仍坚守岗位,有的夫妻两人前赴后继积极援藏……
在治病救人、送医送药、结对认亲中,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与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民族团结的“种子”撒播在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一条新的民族团结“丝绸之路”在高原铺就。
上下一心齐聚合力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不仅让西藏发展迎来又一个里程碑,更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指明了一条快速健康发展的新路。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我区始终把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力量,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全力推进:
自治区党委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深入扎实推进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的实施意见》;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以吴英杰书记为班长的自治区党委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践行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绝对忠诚的有力行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民生工程、民族团结工程举全力推动。先后4次主持常委会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各市地、各部门全力以赴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提供支持保障,确保各方面工作扎实推进;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洛桑江村,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区党委常务副书记丁业现,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庄严,带头深入“1+7”医院调查研究、指导工作;
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万明始终把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作为组织部长工程,仅2017年就主持召开相关专题会议18次,率队赴“1+7”医院调研督导、现场办公26次,帮助解决现实困难和问题。
在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市两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加强统筹协调,狠抓督导检查,将陈希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要求逐一细化分解,明确职责,明确时限,一项项抓好落实。卫计、教育、财政、发改、人社、住建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三年间,自治区研究制定财政专项支持意见,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出台10条专项支持举措;把“1+7”医院纳入自治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予以重点支持,建立稳定投入增长机制,整合财政、项目等资金26亿多元保障医院建设发展。同时,协调17个支援省市在“十三五”期间计划投入卫生扶贫资金16.09亿元,重点向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倾斜。
三年来取得的成绩,饱含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特殊关怀和无比关爱,彰显着中组部、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部委及各援藏省市强烈的政治担当和高度的使命意识。
三年来,在援受双方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本地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历史性进步,全区医疗卫生事业迈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解决了许多西藏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西藏几代人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族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内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圆了雪域儿女千百年来的就医梦。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援藏 医疗 组团 工作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