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从贷款投向看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题:从贷款投向看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新华社记者李延霞、吴雨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供血”能力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刚刚公布完毕的上市银行半年报可以看出,贷款投放加速,投向结构优化,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报显示,各大银行结合各自业务优势,围绕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力。工行上半年项目贷款新增2105亿元,占公司贷款增量的65%;幸福产业、先进制造业、物联互联等新市场贷款占境内公司贷款增量的两成。截至6月末,农行重大项目库入库项目达到10782个,较上年末增加2359个,实现贷款投放2949亿元。
建行在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近3.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33亿元。中行在“一带一路”沿线累计跟进重点项目超过600个,提供授信支持约1159亿美元。
监管引导下,三农、小微等薄弱领域的贷款投放提速。截至6月末,工行小微贷款余额达到约3200亿元,同比增速16.8%,新发放的小微企业利率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4912.89亿元,同比增速44.33%。农行县域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达3.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197亿元,增长11.1%。
与国有大行相比,股份制银行体量偏小,但着重在“精”字上下功夫。平安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行确立了十大优势行业,包括物流、健康、清洁能源、电子信息等,上半年信贷增量的60%在这些优势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占用及风险相对较低的零售贷款成为不少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信贷投放倾斜的方向。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贷款规模占比超过50%,利润占比接近70%;招商银行零售贷款占比为48.2%;中信银行零售业务占全行营业净收入的34.7%。
银行的信贷投放,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身定位、资本约束、安全性效益性的考量以及政策指导等。去年以来,在去杠杆、严监管的形势下,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将更多资源留给了对公和零售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动性增强。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年我们适度调整了全年信贷增长计划,在品种上重点满足重点项目、普惠金融、居民消费等需求。”工行行长谷澍表示,要层层压实小微企业的贷款责任,从信贷规模、组织架构、考核激励等方面让货币政策真正传导下去。
农行副行长王纬表示,下半年将主要围绕基础设施补短板的领域,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围绕扩内需、调结构,加快对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转化。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认为,随着财政刺激、监管政策的引导,下半年银行业整体资产增速将企稳略有回升,信贷在资产中的占比仍将保持高位,同时资源进一步向基建、消费信贷、小微等领域倾斜。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必须以自身的稳健运行为基础,商业银行需要在防风险与稳增长之间把握好平衡。专家认为,下半年国际经济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新挑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
“外部环境带来的考验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有应对挑战的信心和能力,要在业务转型、创新驱动、技术管理、人才队伍等方面突破提升,确保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切实发挥主力军、压舱石的作用。”谷澍表示。(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贷款 经济 实体


SpaceX完成今年第18次发射 二手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
三江源国家公园首次拍摄到黑狼活动影像
世界最大跨度双层公路悬索桥开始架梁
候鸟来的季节
华盛顿迎来今年首场降雪
NASA发现大型冰山崩解 正持续观察频率变化
法国举行巴黎连环恐袭事件三周年纪念活动
美国加州山火肆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