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非等督查组来了才“连夜整改”?
新华社昆明8月30日电题:非等督查组来了才“连夜整改”?
新华社记者字强
督查利剑出鞘,威力十足。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正在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进行,针对督查组发现的民生问题,多地“连夜整改”。然而,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问题为什么平时发现不了,或是发现了却没能及时解决,非等国务院督查组来了才“连夜整改”?
云南昆明火车站“打车难”多年来困扰广大乘客出行。第二十五督查组近日通过两次暗访,查明出租车市场运营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昆明市出租汽车管理局因此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大整改。举目全国,督查组发现的类似问题还有“办证难”“异地医保结算难”等等,都是百姓日常反映强烈的民生痛点难点堵点。
这些社会民生问题就在相关部门眼皮子底下,解决之本是分内事。而且,督查组一到就能“连夜整改”,说明并不难解决,却为何长期得不到解决?究其根本,还是一些行政主管部门和领导干部心里没有装着百姓,认为这些都是小事,“只要不出大问题,总能保住乌纱帽”,缺乏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担当意识。还有一些官员对督查组高调表态,落实整改却拖拖拉拉,存在“先观察观察”“做做样子”的侥幸心理。针对这些猫腻,督查组做好了“杀个回马枪”的准备。
民生问题是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高度关注、重点督查的领域之一。为此,本次大督查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开设多元的举报渠道,广泛征集线索。在实地督查中,坚持问题导向,一经发现,不打招呼,一查到底,责成有关方面立行立改,促进地方政府整改工作形成常态化。这也为地方行政部门如何以“马上办”的姿态解决民生问题树立了标杆。
民生大于天,民心重如山。国务院大督查给地方政府敲响了思想、作风上的警钟。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反映多的问题就是民生改革的方向。广大领导干部要改进作风,整改不能一阵风,不能止步于突击式的“连夜整改”,还需回归源头治理,长效监管,把功夫花在平时,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耳朵竖起来,听得见群众呼声,看得见百姓难处。凡是事关群众利益的事,能办的马上办,不能办的想办法尽快办,真正把民生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不要等督查组来了再搞“连夜整改”。(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督查组 连夜整改


美国举行退伍军人日纪念活动
波兰举行系列活动庆祝独立100周年
英国纪念一战结束百年
莫斯科民众纪念十月革命101周年
东京迪士尼举行圣诞巡游
2018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幕
进博会新闻中心庆祝记者节
万达集团组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