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让民法典成为民事法治保障的典范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题:让民法典成为民事法治保障的典范
新华社记者罗沙、杨维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翻开日前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细读6个分编的1034个草案条文,可以感受到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と嗣衩袷氯ɡ牟恍概Γ萌嗣嵌悦穹ǖ涑晌泄厣缁嶂饕逍率贝挤ㄉ浦蔚谋旮顺渎判?。
民法本质上是“人”法,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保护人格权、维护人格尊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民法典各分编中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突出?;と嗣袢褐诘慕】等?、名誉权、隐私权等重要权利,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更蕴含着对人民权利的充分尊重和?;ぃ参澜绺鞴餐媪俚娜烁袢ū;の侍馓峁┲泄桨浮⒐毕字泄腔?。
一部成功的法典,必然映射伟大时代的奋进征程。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痛点难点问题,是民法典编纂中必须牢牢把握的关键。从首提“居住权”为“住有所居”提供法律保障,到增设物业服务合同更好保障业主权利;从完善格式条款制度?;と跏品饺ㄒ妫矫魅酚萌说ノ恢霸鸶迷し乐浦剐陨判形穹ǖ涓鞣直嗖莅附袷氯ɡ;ぬ嵘叫赂叨?,充分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实践。
法为天平,德作准绳。一个国家的民法典,体现的是其全体社会成员在行为规范上的充分共识。完善婚姻、收养、继承制度,促进家庭关系和谐稳定;强化对债权实现的?;ちΧ?,破解当事人不信守合同、欠债不还难题,构建诚信社会;明确“免费搭车”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维护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体现了传统优秀法律文化与现代民事法律规范的融合,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治建设更加深入人心。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法典编纂迈出“第二步”,大量条文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更需立法机关迈出开门立法、集思广益的关键一步。民法典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法律传统、法治信仰和法治自信集大成者。人们期待立法机关更多倾听人民心声、聚焦社会热点问题,让立法的每一个环节都闪耀民智的光芒,从而凝聚社会生活规则最大共识,最终编纂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编辑:秦云
关键词:民法典 民事法治保障 法治建设


美国举行退伍军人日纪念活动
波兰举行系列活动庆祝独立100周年
英国纪念一战结束百年
莫斯科民众纪念十月革命101周年
东京迪士尼举行圣诞巡游
2018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幕
进博会新闻中心庆祝记者节
万达集团组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