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药品零售新变革蓄势待发
两票制、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公立医院改革、医保目录调整、药店分级管理、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2018年,这些药品零售业内人士不断谈及的“热词”,折射出药品零售业与新医改、药品监管等政策很强的相关性。
新医改催生六大新变化
医药零售业正处于新变革的开端。从上层趋势看,医改新政和药品监管新政不断出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民健康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百姓健康需求进一步释放;从产业趋势看,市场环境处于剧变中,医药分家、新零售发展成为主流趋势;从市场趋势看,消费者购药决策改变,健康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更注重药品品质和品牌。
据了解,2017年,我国药品市?。ú缓闶垡┎模┳芄婺4?5800亿元,较2016年增长6.0%,五年复合增长率为7.5%。相关专家预测,2018年我国药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7120亿元,较2017年增长8.3%。受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实施和医保价格谈判的影响,药品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2017年以来,在新医改政策影响下,药品终端市场呈现六大变化。
一是等级医院药品销售增速放缓。至2017年9月,全国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致使2017年城市和县域等级医院用药同比仅增长1.5%和3.4%;药占比限制、按病种收费、深化医保支付改革等均对等级医院药品销售产生影响,大输液、辅助用药和中药注射剂等销售份额均出现下滑。在主要中成药注射剂中,心脏病治疗用药、抗肿瘤药、咳嗽和感冒用药销售金额在2017年均出现负增长,其中咳嗽和感冒用药跌幅近10%。
二是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增长迅速。2017年,城市基层医院用药规模达951亿元,同比增长8.9%,复合增长率为16.0%;农村基层医院用药规模达712亿元,同比增长3.8%,复合增长率为7.2%?;阋搅苹褂靡┰龀?,主要得益于分级诊疗举措初见成效,各省份逐渐放开对基层用药的限制。
三是慢病用药向基层和零售渠道转移。2015~2017年,慢病用药在等级医院份额逐渐下降,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规模和份额不断上升,其中零售药店慢病用药增速超过10%。
四是抗肿瘤药增长前景较好。重点抗肿瘤药被列入医保目录后,使用人群进一步扩大,使用量进一步攀升。2014~2018年,蛋白激酶抑制剂和单抗等新型抗肿瘤药物在等级医院的平均增长率达17%~18%。一些抗肿瘤新特药开始向零售药店转移,2014~2018年零售药店抗肿瘤药销售额平均增幅达40%~42%,其中蛋白激酶抑制剂2017年的销售规模已达等级医院的25.8%。零售药店,尤其是新兴的DTP(Direct To Patient,直接面对患者进行销售)药房,将成为上市新药和新型抗肿瘤药等高价药物的重要销售渠道。
五是仿制药利好初显。截至目前,全国已有57个药品品规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开展后,无论是原研药还是仿制药,价格均有下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替代进口原研药是长期趋势。
六是医院自办药店快速增长。2017年,医院自办药店药品销售规模达316亿元,产品主要以新特药、生物制品、高价药为主,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类产品占据近4成,均是处方药为主的品类。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药品监管机构改革、国税地税合并、国家医保局成立等,都将对药品零售市场带来巨大影响。企业应主动顺应变化,谋求更大发展。
顺应新政谋求更好发展
2017年,我国医药零售百强企业以1364亿元的总销售规模,占据全国药品零售市场37.2%的份额,并且以10.4%的增速领先行业。
分析百强零售商,其共同特点是:积极顺应医改新政,细分精分零售市场,深入研究顾客健康需求,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内容,引进零售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技术,最终勇立潮头。
远大医药第三事业部总经理石仲楠谈到,“限抗令”让抗生素零售市场规模迅速下降?!抖糁葡妇鸵┕倚卸苹?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基本达到全覆盖。远大医药的重要产品复方木香小檗碱片也受到这些政策的影响。但他认为,“限抗令”的实施是政府对人民健康负责的重要举措?!傲闶垡┑暧秤σ礁男抡鞫髡凸娣毒砟詈途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药品零售业一定会获得更好发展?!?/p>
零售药店是药品生产企业与患者建立联系的重要窗口,药品生产企业通过零售药店获得顾客的反馈信息,有利于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更好地根据百姓健康需求调整发展策略。石仲楠提出,药企与零售药店应协同合作,通过药店陈列、店员推荐、患者教育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向消费者普及用药知识,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
药品零售信息化大势所趋
近年来,随着电商进入药品零售业,传统零售药店面临跨界资本的巨大挑战。同时,一心堂、老百姓等几大连锁企业不断通过并购跑马圈地,业外资本也不断深入市场,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去年医药零售百强榜单上榜商家中,已有13家零售商被资本收购。药品零售业正在经历新一轮优胜劣汰的洗礼。
专家认为,未来5~10年,在医改新政的影响下,零售药店业务将走向分化:一部分成为医院合作药店,承接医院外流的处方药业务;一部分与制药企业合作成为DTP药店,为顾客提供新特药销售和全病程服务;还有一部分将发展成为慢病管理药店,专门面向慢病患者提供专业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医改政策将直接促进医药零售新格局的形成。
面对医药零售新形势,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大数据的应用将给医药市场带来巨大变化,给药品零售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传统药店转型为智慧药店。2018年7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推进“智慧药房”建设,实现处方系统与药房配药系统无缝对接,方便群众及时取药。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政策鼓励下,通过智慧化武装的药店将具备三大核心竞争力:数字化营销能力、品类协同能力和服务升级能力。传统药店将向智能型药店华丽转型。(记者 范南虹)
编辑:赵彦
关键词:药品零售新变革 新医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