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这家族准大学生上学前先到祠堂背家训 发600笔墨费
(原标题:泸州叙永“罗氏家族”连续5年为准大学生举行仪式;上大学前,先来祠堂背家训)
19岁的罗竹即将离开村子,去遥远的浙江上大学。离开村子之前,他被长辈叫到罗家祠堂,背家训、拜祖先、听长辈教诲,然后还领到一笔600元的笔墨费。罗竹说,这是一场很有仪式感的“成人礼”。他有些自豪,在村里,只有罗家还有祠堂,也只有考上大学,才有资格在祠堂参加这场活动。
罗家祠堂位于四川泸州叙永县两河镇太平山村,有两百多年历史了。与罗竹一起参加“成人礼”的,还有另外4名罗姓准大学生。
“诗书传家,教育罗家的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贝罅趾笊铰奘献谇仔魑被嶂魅温尴任母嫠叱啥忌瘫钦?,这是活动的目的,也是祖训传承下来的精神。

仪式
每个准大学生发600元笔墨费
已经连续举办了5年
罗竹说的“成人礼”,事实上是“罗氏家族子女升大学欢送会”。8月18日上午,在罗家祠堂,罗先文领着5名学生背诵了家训,然后撞钟鸣炮,焚香拜祖,并给每个学生发放了600元笔墨费。
罗竹说,笔墨费本来是400元,临时有家族成员资助,每人现场又分别领到200元。这是发给大家买文具的,罗先文说,钱不多,只是以资鼓励。
讲起整个活动过程,罗竹说庄重严肃,仪式感很强,那一刻心里生出几分自豪,在村里,只有罗家还有祠堂,也只有考上大学,才有资格在祠堂参加这场活动。
2013年底,69岁的罗先文和76岁的罗先富主持了对祠堂的修缮,传统的祭祖活动得以重新延续。
罗先富说,今年本来联系参加“欢送会”的有8名准大学生,但因为一些学生路途遥远,或者家中有事,到祠堂参加活动的只来了5人。
住在叙永县落卜镇的罗敏考上成都一所大学,她没能前来参加“欢送会”,但事后,罗先文等家族长辈得知她父亲生病,家境困难,于是立即组织了一场家族内的捐款,并补发了600元的笔墨费。
罗先文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罗氏家族子女升大学欢送会”已经连续举办了5年,目前已经有32名学生参加了欢送活动。

铭记
有人想把家训带在身边
警醒自己“走正道,做正事”
罗宗义2014年参加了“欢送会”,如今他已经大学毕业,在成都上班,关于四年前背的家训,他还能记得“耕读为本,成学成才,孝老爱亲……”
一部分已经记不得了,但他知道,家训里告诫自己要“走正道,做正事”。关于祠堂,罗宗义觉得,那就是自己的根。
2015年的罗家准大学生“欢送会”,罗宗义被长辈邀请回去,给新一届的大学生讲讲自己读大学的感受。之后,他也在电话里,跟罗先文汇报过自己的学业。
罗曼在成都一所重点大学读书,2017年的暑假,她参加了“欢送会”,除了拜祖,还参观了祠堂,这场仪式感很浓的活动,让她知道了祖辈的历史,也让她明白了一些道理,“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和家乡”,这是家训的要求,也是长辈的教诲。
罗竹从“欢送会”上领回了三份资料,分别是“罗氏家训十二条”、文言文版的《劝学箴》、还有一份新编的家训。他说自己即将离开家乡,去很远的浙江上学,是另一段人生的开始,他将把家训一直带在身边,时刻警醒自己。
罗先富的孙女罗菊也刚刚参加了“欢送会”,今年高中毕业的她考取了成都的一所大学,8月24日下午,她正在帮奶奶收拾晒在院坝里的玉米,满头大汗的她调侃说,“我是被逼无奈的”。罗先富的儿子在县城工作,家里就两个老人生活,罗先富说,“勤劳也是罗家家训要求的”。
历史
罗家祠堂已走过200余年
破败后村民捐资再重建
过去几年,罗先文和罗先富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重建祠堂上了。罗先文说,他主要负责外联工作,罗先富主要负责祠堂的日常管理,除了祠堂的修缮重建,还有编修族谱,联络宗亲,开展家族活动……
罗氏族谱记载,太平山村罗家祠堂建于1805年,至今200余年。祠堂建设的目的,主要以祭祖、办学为用,最近几十年来,祠堂先后办过铁厂、小学,后来又被分配为民居,2013年的时候,已经没有村民居住,祠堂已经破败荒废。
2013年,罗先文、罗先富等发起倡议,重建祠堂,随后举行了罗氏家族的内部捐资,祠堂前前后后花了70余万元,罗氏家族前后捐资的有800余户。
罗先文介绍,按照族谱记载,罗氏祖先原本生活在江西,明朝末期,罗氏先祖入川,随后又到了叙永一带。几百年来,罗氏家族又开枝散叶,搬迁到贵州、云南等地,目前已经统计到的有5000多人。罗先文说,让他倍感骄傲的是罗家家风正,就目前统计来看,罗家在任的有50余名公职人员,上到县处级干部,下到一般公务员,没有一个违纪违法,贪污腐败。

反思
家训的教化需要潜移默化
考虑让传统活动更“年轻”
“爱国家,守法纪,敬祖宗,尊师长,孝父母,亲夫妻,睦兄弟,信朋友……”罗家新的家训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爱国守法排在了最前面。
罗先文说,尊重历史,与时俱进,这是家训必须要有的原则。以前的家训是在不同的历史、社会时期形成的,但拿到现在,有些就需要重新调整了,“要传承,也要发扬”。
罗先富的儿子罗中泽在叙永县委机关工作,关于家族里的一些活动,他也尽量参与,他说这些活动,确实是传承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很好的载体。前几天,他把儿子送到学校读高一,临进校门的时候,他鼓励儿子,争取三年后,也能站在祠堂前去参加一场“成人礼”。
罗中泽介绍,过去几年的欢送会,要求每个学生每年写一份学习报告回来,但家族委员会一直没有收到报告。罗中泽担心,这些学生对家族活动的接受度不够,对传统文化也没有足够的认同,他正在考虑跟其他几位家族委员会负责人建议,如何让家族活动“年轻化”,让传统的东西更好地呈现出来,又让年轻人更积极更有效地参与传承。
对于年轻人的接受程度,罗先文还是比较乐观,他说家训家规的教化作用,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见效,需要的是长期的潜移默化。在罗家祠堂外面,立着一块大碑,写着“家教堂”,罗先文介绍,“家教”更多的是行为准则的教化。
四川省历史学会中华姓氏文化学分会会长王成告诉记者,家风家训是教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家风家训的建设得到广泛重视,这里面包含有许多优良的文化传统。当然,当前并不提倡新建祠堂,但对于现有的老祠堂,能让即将上大学的年轻人更深刻地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家风家训的教化,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方式。?
编辑:秦云
关键词:罗家祠堂 大学生 家训 笔墨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