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秋季养生当去燥养肺
■新闻背景
立秋至,很多人还是觉得身体困重、周身乏力、没精打采,不是说“秋燥”么?可我为啥非但不燥热,反而湿热依旧盛行呢?初秋时节尽管已经过了长夏,但仍有长夏的湿热邪气,这也是初秋仍感觉湿热征象的原因。秋季分为初秋、中秋、晚秋三个不同时间段,其气候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身体反应也不一样。在秋季,按不同时间段,我们该如何科学养生呢?

■约访专家马淑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
不同阶段养生方法不尽相同
秋季分为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因此养生的原则与方法也不尽相同。
初秋,湿热流连,还需继续防暑除湿?!叭臁贝τ谛∈钣氪κ钪?,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而“三伏天”的第三伏一般都在立秋之后,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之外,大部分地区仍处在炎夏之中?!盎鹕掌咴掳耄嗽履鹃卣簟?,入秋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会感受到“秋老虎”的余威。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由于暑热仍未完全消退,所以仍需注意降暑降温,不要在烈日下暴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外出时应带上遮阳伞、帽,并及时补充水分。同时,注意寒湿之邪侵袭机体。
这时的空气湿度较大,潮湿和炎热的气候环境很适合病菌繁殖,兼之炎夏之后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稍不留意有可能发生菌痢、食物中毒、霍乱、伤寒等肠道传染病,易出现急性腹泻,需避免病从口入,一旦患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另外,湿热交织也为疟疾、乙脑等蚊媒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所以仍需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中秋,燥气当令,需养阴防燥润肺胃?!鞍茁丁惫?,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这时“燥”气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养生重点为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中医认为,燥易伤肺,人体可由此产生津亏液少的“干燥症”。同时,人的汗液蒸发快,易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燥咽干,干咳少痰,大便秘结,甚至毛发脱落等。所以,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晚秋,凉燥当令,慎避凉燥防悲秋?!耙怀∏镉暌怀『?,中秋节过后,秋风萧瑟,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这种燥气兼有近冬之寒气的气候,中医称为“凉燥”,最容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也容易在这个时期诱发与加重。养生重点除仍需预防燥邪损伤外,还需预防寒邪伤人,并重视耐寒锻炼,预防呼吸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扒锓缜镉瓿钌啡恕保锪购笱艄庹丈浼跎?,人体内褪黑激素逐渐增多,常令人多愁善感,难免情绪低落,甚至悲忧。这时应多去户外活动一下,或登高远足、水肿泛舟,或琴棋书画、听曲起舞,使秋忧、秋愁在愉悦之中悄然而去。
秋季三阶段饮食各不同
早秋湿热并重,温燥当令,饮食要注重清热去湿,同时应适当补充水分,可选用薏米、红小豆粥搭配冰糖雪梨饮。中秋秋燥肆虐,以滋阴润燥为主,清补肺胃之阴,可常食用梨、苹果、猕猴桃、石榴、柿子等。晚秋注意清宣凉燥,可食用橘子、桂圆、荔枝、晚秋黄梨等水果,达到温润的效果。经常食用含水分较多的水果,大家会发现秋燥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对健康大有益处。但秋季气候渐冷,生冷的瓜果不宜多食,以免损伤脾胃的阳气。
秋季虽分三个阶段,但每个阶段都或多或少存在“燥气”,因此,滋阴润燥贯穿于秋季养生的始终。《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季养生原则。秋季阳气逐渐收敛,阴气慢慢滋长,肺部会吸入干燥的空气,易导致体内津液大量消耗。因此,保养体内的阴气应作为首要任务,可配合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芝麻、香油、桑叶、菊花、芦根、糯米、蜂蜜、荸荠、萝卜、莲子、百合、甘蔗、菠萝、香蕉、乳品、豆腐、黑豆、银耳、黑木耳、核桃、豆浆、藕等。《饮膳正要》说“秋宜食麻”“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奥椤奔粗ヂ?,有滋阴润燥之功,但应根据体质阴阳虚衰的不同选择相应之品,比如菊花肉片、芝麻兔、淮药芝麻酥、芝麻粥、莲子粥等。如气虚或气阴两虚可选用西洋参,阴虚可选用芝麻、核桃等。
秋季养生常按这些穴位少生病
秋季日常应注意日常保健,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常见胃肠道和呼吸道疾病。中医认为,肺应秋,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在五行属金,脾在五行属土,肺病则子病及母,所以秋季容易得胃肠道疾病。
按摩足三里穴(膝盖外侧凹陷处约4指宽处),可调理脾胃机能,促食欲,助消化。按摩方法为: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20下,每天按1~3次。
按摩中脘穴(肚脐上方4指宽处),和胃行气,止痛,可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部闷胀感。按摩方法为: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20下,每天按1~3次。
按摩丰隆穴(肚脐上方约一指宽处),健脾化湿,促进代谢,缓解肠胃胀气、呃逆。按摩方法为: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20下,每天按1~3次。
按摩水分穴(肚脐上方约一指宽处),行气消胀,促进津液代谢,缓解便秘。按摩方法为: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20下,每天按1~3次。
此外,缓解肠胃不适也可在睡前或醒后时按摩腹部,可以起到保健肠胃的作用。按摩时,平卧在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左手和右手交替着对腹部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反复按摩。这对于肠胃消化不良或便秘者,有较强的改善作用。对于久坐之人而言,端正坐姿、缩小腹、拉直背脊,也可以避免饭后腹胀。
秋季燥气通于肺,还易引发感冒,因此,自我按摩特定穴位,可激发身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减轻感冒的发生。
点揉风池穴(位于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按摩方法为:两手拇指点住,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揉大椎穴(位于颈后正中,较大骨头突起的下缘,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可预防和治疗感冒,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按摩方法为:用食指和中指用力按住,揉动100~200次。
拿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可疏风散寒解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按摩方法为: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编辑:赵彦
关键词:秋季养生 去燥养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