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为文学阅读搭一座桥
又是暑期时间,“暑期推荐阅读”“暑期畅销书排行榜”之类的榜单又醒目见诸各大实体书店和图书电商网站。这种“趁着暑期好读书”的营销牌打得名正言顺,也的确吸引和鼓舞不少人挑书选书、下单买书,但也有人发出疑问:什么时候读书也变成一件要赶着时间节点一哄而上的事情了?这些按照推荐书目和畅销书排行榜买下的图书真的被阅读了吗?
纸质阅读的?;?,已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面对随处可见的“低头族”,类似“你已经多久没有阅读过一本书了”这样的问题不时引发媒体讨论,甚至能见到“一个不读书的时代”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倘若把范围进一步缩小到文学阅读,名家散文不敌心灵鸡汤、阅读张爱玲变成小资消费、鲁迅是否应该留在中小学课本引发讨论等话题似乎都表征文学阅读的日渐“式微”。
在这样的声浪下,不妨听听不同的声音。前不久作家苏童参加一项文学奖颁奖活动时表示,阅读也面临新时代,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现在的信息社会,阅读平台发生很大改变,阅读方式日益多元,但阅读的本质说到底只有一种,那就是内心需要什么,才渴望读什么。阅读一定是迎向人的内心所需,这一点不会改变。这种态度或许有助于缓解我们对阅读?;慕孤?。毕竟,和关乎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相比,文学势必靠后一些,它是一种余裕的产物,是人类精神安顿之处,是众里寻他之后的蓦然回首?!堵塾铩酚性疲骸拔岢⒅杖詹皇?,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内心需要会驱动人们捧起书本。
从这种需要出发,当我们再讨论文学阅读?;?,最应该关注普通读者遭遇的现实问题。他们中大部分人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被套上“不读书”的帽子,他们的困境也是实实在在的。一方面,内心需要精神食粮,但有限的时间精力下无法高效地甄选好书,对好书心向往之而不知从何可至;另一方面,相较于后起之秀的网络文学,传统文学内容多比较严肃,酒香巷子深,在缺乏解读与讨论的情况下,很多书籍买来之后就束之高阁,长此以往,造成对文学阅读敬而远之——说到底,普通读者的内心所需和海量的文学作品以及阅读选择之间缺乏有效对接。
“趁着暑期好读书”正是有以时间为契机、建立对接的意图,但要想搭建连接文学作品与普通读者的桥梁,仅靠几套“暑期推荐阅读”“暑期畅销书排行榜”显然不够,作家、文学编辑、读者都应该有所行动。有些作家囿于既有作品窠臼,对于新题材、新技法不屑一顾,对于涌现出的数字载体不明所以,创作缺乏动力与激情,自然难以吸引新的读者?;褂幸恢窒喾吹那魇剖俏露拢记啥记?,沉迷于自己的叙事“炫技”,好好的故事被拆解得支离破碎,连基本的故事都没办法讲好,读者肯定不会买账。作为作者与读者中间不可或缺的中介,编辑出版界也应该有新作为。眼见着一些青年作者很有才情,文字也颇有特色,被编辑看好,顺利出版自己的小说,然而几年下来没有大的动静,仅为圈内少数人知晓,与读者的距离相当遥远。这就在中介这一环节上对编辑出版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不能仅仅做文学的搬运工,还要搭建更及时更稳固的文学沟通之桥,信息时代“新鲜度”稍纵即逝,尤其对于传统文学,如何深度地引导读者、留住读者是需要重视的课题。
与其说文学阅读式微,我更愿意将它理解为一种回归。文学从来都是人类文明的风向标,动荡年代也好,承平之世也罢,居于历史舞台中央也好,作为润物无声的细雨默默在后台酝酿更为深沉的力量也罢,文学始终在场。去年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再度热播,优秀文学作品改编成富有历史质感的剧情,引发观众强烈反响,促使路遥小说再次登上畅销榜。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平凡的世界》吸引的新读者,可能没有经历过半个世纪前中国社会的巨变,但是他们却被这个故事打动,进而对原著本身产生兴趣??杉?,优秀文学作品始终会打动人心,文学阅读始终是人类内心所需,关键是如何搭一座桥,让文学创作者与读者接受彼此,走得更近,共同开启一段文学的旅程。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文学 阅读 读者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