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这位退休老书记的一记耳光,打醒多少麻木的心?
最近,一位91岁的退休老领导火了。媒体报道,38年前,时任山东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到曹县韩集“红三村”,看望83岁的伊巧云,一位曾为革命作出很大贡献的老人。
当周书记询问重病在身的老人有什么要求时,老人犹豫了一下说:“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周书记深感自责,掏出钱给乡镇书记,让他满足老人的心愿。
回到县城汇报时,他眼含热泪说起这位老人,“现在,在我们领导下,生重病了,竟吃不上半碗肥中带瘦的肉。同志们,我们还有脸当他们的书记吗?”他突然抬手打了自己一个清脆的耳光,“我们这些大大小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在场不少干部泪流满面,陷入愧疚和自责中。
文章刊发后,引发热议。日前,记者联系到周振兴老人,在青岛正阳关路一处幽静的院子里,对老人进行了专访。
谈干部作风
内心充满自责和愧疚,觉得对不起百姓,才不由自主地打了自己耳光
记者:您自打耳光这件事,过去38年了,当时跟随您的同志印象深刻,写成了回忆文章,刊发后引起了很大反响,您能谈谈当时的情景吗?
周振兴:详细情况我记不太清楚了,毕竟快40年前的事了。一个病重的老人,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肉,这个要求高吗?不高。竟然吃不上。我们工作做得不好,没让百姓吃饱吃好,内心充满自责和愧疚,觉得对不起百姓,当时很激动,才不由自主地打了自己耳光。革命老区的人民对党、国家、社会贡献巨大,他们却吃不饱饭,我们应该自责、反思。
记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才能实事求是,真正解决问题。您当时是怎样深入群众、又是怎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
周振兴:不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不能正确决策。1978年3月初,我被任命为菏泽地委书记。一上任,我就给身边同志说:我要下去跑跑,这段时间小事你们处理好就行。我断断续续到基层跑了3个多月,事先不和县里打招呼,不看他们事先安排的参观点,也不让他们领着,这样就可以了解到真实情况,也能知道农民的真实想法。
有一天我去东明县,上午我自己跑了几个村,下午通知县委书记司黎明,他正好在一个村劳动,我约他去小井村看看。来到小井村村民张殿兴家,他家院墙都倒了,土坯堂屋只剩中间一间,屋里只有一个大地铺。一个大破瓷缸里,只有两三斤地瓜干。揭开锅盖,里面是用野菜、高粱壳掺和做的菜团子。我掰开一个菜团子,一块放到自己嘴里,另一块给了司黎明,又苦又涩咽不下去。
当天回到县城,我召集县委常委会,一直研究到半夜,决定把全县盐碱地尽快分下去,借给群众自种自吃,3年免征农业税。当年,东明县把10万亩长满茅草的荒地分给了群众,来年,这些荒地上打的粮食比生产队的好地还要多得多。
记者:对当前抓干部作风建设,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周振兴:现在有的干部蹲机关多了,下基层少了。对一些“走读干部”,群众一看就觉得你不拿自己当这里的主人,没打长谱。其实,不管通信有多么发达,干部都要多跑跑基层,少一点蜻蜓点水,多一点扎实深入,尤其不要按照基层提前布置好的路线看。每月挤出两三天时间,到农村、到企业住一住,交几个农民、工人朋友,对做好工作是很有利的。
谈干群关系
干部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组织和群众信任,干群关系自然也会越来越好
记者:当时农民普遍吃不饱饭,有没有因此影响干群关系?当时干群关系怎么样?
周振兴:中国农民实在是太好了,当时忍饥挨饿,但大家认为没有人故意让他们吃不上饭。那时候干部很少有谋私利的,所以干群关系比较融洽。
当时在张殿兴家,我问他吃什么饭,并走向他的厨房。老两口拦着我,不愿意让我进去。我尝过菜团子后,张殿兴的妻子急急忙忙说:俺不苦,就是现在地里不收啥。俺感谢共产党,没有共产党,俺活不到今天。我的泪当时就止不住流下来了,多好的农民??!穷成这个样子,还说感谢,这叫咱当领导的脸往哪儿搁?心里都是内疚和沉痛。后来我每隔几年就去一次小井村,看着张殿兴家还有村里群众生产生活越来越好,我打心眼里高兴。我在菏泽工作了11年,与菏泽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记者:看得出来,您对菏泽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山东,菏泽是欠发达地区,后来您还常去菏泽吗?
周振兴:除了在青岛工作期间,我基本上每年都要回一次菏泽。每次都为那里的变化感到激动和高兴。2011年春天我去菏泽,在那里住了11天,所有县区走了一遍,那时候菏泽已经迎来发展的好时期。虽然我出生在德州,很多人却都认为我是菏泽人,我也自认为是菏泽人。后来我一直关注菏泽的发展,每天晚上看电视,我都要看看菏泽的天气预报。
记者:在您看来,干群关系好,有哪些体现?您怎么看待当前的干群关系?
周振兴:干群关系好,很重要的一条,是干部清廉、干净,就算工作上有不足,有些小错误,群众也会原谅。如果干部脱离群众,甚至贪污腐败,群众能不反感、能不有气吗?
习近平总书记这几年狠抓正风反腐,意志坚强,措施得力,党的肌体越来越健康了。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要长期坚持下去。如果干部都干净干事,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组织和群众信任,干群关系自然也会越来越好。
谈初心和担当
只要叫我当这个地委书记,我就得叫老百姓吃饱饭
记者:小井村成为山东的“小岗村”,吹响了改革的号角,这与您任地委书记时的担当作为分不开。能讲讲当时的情况吗?
周振兴:当时从小井村回来,研究把荒地分给农民种,县里有干部也担心,觉得这不符合中央政策。我对司黎明说:你们先开个头。如果有人告你们“走资本主义道路”,我陪你到北京打官司。农民守着土地挨饿,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我相信,让农民吃饱饭绝不是罪过。
山东大包干改革,是从小井村开始的。如果说,安徽的土地承包发端于小岗一个村,是下面搞了以后得到了上面的认可,那么菏泽是从地委开始提倡的,几乎是10个县同时开展了大包干。
那一年后来连续召开了两次三级干部会议,1979年春节后,又一次召集三级干部会议,2000多人,我讲了近8个小时。那时候地委没有报纸、没有电台,会后我让各县复制录音带,各公社再到县里复制录音带,指定同一天时间,向全区农民开大会播放。
那次大会上,我说,在座的县委书记同志们,你们把笔记本拿出来,记下我下面这段话,如果上级说这件事我们干错了,追查下来,我周振兴一个人担责,你们都是被迫的!只要叫我当这个地委书记,我就得叫老百姓吃饱饭!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记者:讲这番话是需要勇气的。当时那个环境下,您这份勇气从何而来?
周振兴:我出生在农村,16岁就参加革命,工作50年,其中40年在农村度过。当时的地委,就是搞农业农村工作。我老家家里人也都在农村,生活困难,这个我很了解。这种状况如果不迅速改变,你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们就不那么相信。群众有困难时,你不去解决困难,有的人怕扣帽子,但如果人人都这样,那我们还有什么出息?
记者:您能不能谈谈您对共产党人的初心的理解?
周振兴:我的理解,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当初参加工作,就奠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
当官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做过的工作,能真正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就可以了。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菏泽 振兴 干部 书记 记者


巴克图口岸:军警兵民筑起“红色国门”
宇宙中的幽灵星云 既美妙又让人发怵
欧洲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北约举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军演
米兰举行“毕加索·变形记”展
惊世大奖15.4亿美元!美国最富中奖者诞生
湖北发现2.47亿年前湖北鳄类和鱼龙类化石
中国艺术家韩美林获颁“韩国文化勋章”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