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众筹追星资金去向不透明 粉丝集资得算个“明白账”

2018年08月14日 10:53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众筹追星持续走热,但资金去向不够透明,平台监管亟待加强

粉丝集资 得算个“明白账”(一线调查)

买广告、送礼物、刷榜单……近年来,随着众筹追星持续走热,粉丝团体自发组织的集资活动日渐增多,集资金额巨大。然而,流程不透明、款项管理混乱,甚至组织者携款消失等问题也广受质疑。对此,必须加强监管、严格规范,给粉丝集资算个“明白账”。

日前,某网络选秀综艺节目的热度还未退去,三名女艺人退团风波就引发了广泛关注。谁来为花钱支持艺人成团的粉丝讨回公道?同时,也有不少粉丝提出集资账目不清、去向不明等问题,使得粉丝集资再次成为社会热点。

粉丝集资 日渐流行

刷专辑销量、买投票权、帮助宣传,网络便利化催生“粉丝众筹式追星”

“我花在追星上的钱,除了购买专辑和海报,大部分是用来参加网上‘应援’?!毙$魇且幻谛4笱?,她口中的“应援”是指接应和援助,即粉丝群体通过集资,为偶像明星造势宣传?!氨热纾诿餍巧涨跋?,一些粉丝团体会集资购买礼物,有的也会以明星名义集资开展公益活动?!?/p>

从集资购买户外广告位到推出主题轻轨列车,粉丝群体在互联网时代颇为活跃?!盎チ教ǖ谋憷裕挂酝衔稚⒌姆鬯咳禾迨迪至送缁??!北本┐笱幕笛芯吭焊痹撼こ律俜宸治鋈衔?,从网络转发点赞到集资支持明星,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粉丝行为具有了强大的动员和聚合能力。

依托互联网平台,一些粉丝团体已形成集数据、宣传、文案、探班等分工明确的团队,比如,为明星打榜投票的被称为“打投组”?!霸诿餍欠⒉夹伦蚋枨?,‘打投组’会通过第三方APP发起筹款。粉丝的参与金额在几元到上百、上千元不等?!鼻安痪茫诒本┦迪暗男×志筒斡肓艘淮卫嗨频某锟罨疃?,所筹款项将用于购买专辑刷高销量,“我身边的同学也有参与,但因为收入有限,参与金额相对较少?!?/p>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粉丝与明星间的高频互动提供了便利,也令双方关系中的‘伴生’属性加强?!敝泄帐跹芯吭焊毖芯吭彼锛焉饺衔?,如今一些粉丝不只是单纯地崇拜明星,也更期待与其“共同成长”。“粉丝期望通过自身贡献获得个人和集体间的认同感,进而催生了‘粉丝众筹式追星’?!?/p>

以网络综艺节目《创造101》为例,根据赛制,参赛选手淘汰与否取决于观众的投票数。很多粉丝通过购买视频网站会员或定制卡,获取更多投票权?!盎嵩焙头腔嵩钡钠笔钜旌艽?,有时候觉得制作方是在利用选手诱导甚至‘绑架’粉丝?!毙』菔且幻笕酥С窒舶难∈?,不仅自己购买了视频网站会员,还号召身边人一起购买并投票,“选手的实力比拼最后演变成了各家粉丝的财力竞争,有着明显的拜金和功利色彩?!笔菹允荆刂粮媒谀烤鋈比?,公开集资总金额已超过4000万元。

分工细致、组织复杂、金额庞大,粉丝集资现象流行的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日前,有媒体报道,某网络选秀综艺节目粉丝集资项目组织者携款失联,不少粉丝发帖质疑集资款使用问题?!啊渤锟畋靥扒⑹潞笞芷鹫椤乃捣ㄒ恢倍加小7鬯炕嵩诔锟罴噬系墓该鞒潭炔尾畈黄?。”小琪说。

集资行为 亟须规范

不少集资项目是非官方自发行为,粉丝应谨防受骗,追星应理性、适度

“除了演艺明星所属经纪公司成立的官方粉丝团队,还有不少在贴吧、站点等自发组织的粉丝会。一旦涉及筹款集资,我最担心的就是被骗。”家住江苏南京的小许说,“两年前曾参与某明星贴吧组织的筹款活动,但组织者事后列出的账目明细不清,不久后便不知去向?!?/p>

“经纪公司或明星个人与粉丝团体之间,一般不会形成直接的经济往来。”从事演艺经纪工作的秦先生介绍说,一些较大的粉丝组织负责人可能会和经纪公司直接接触,“多数筹资行为并不直接由经纪公司官方发起,而属于粉丝组织的自发行为。”

“粉丝集资行为既不属于互联网募捐,也有别于普通的民事赠与。如果粉丝集资的组织者通过虚构事实,诱骗粉丝出资,擅自挪用款项,可能构成诈骗。”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目前的确有不少诈骗分子,利用明星影响力在网络社交平台上骗取钱财。

集资行为如不规范,不仅暗藏陷阱,还可能成为少数人的“生意经”。一位曾在某球队官方办事处工作的人员告诉记者,一些所谓的球迷会负责人,利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等,谋取私利?!氨热缂俳枨蚨庸俜矫遄橹疃杖”?,或明码标价兜售官方组织免费发放的纪念品或活动门票?!?/p>

有专家指出,除了资金去向存疑,粉丝集资行为如不合理引导,还可能产生过度沉迷或攀比等不良影响。以某偶像团体为例,在其总决选期间,粉丝可通过购买不同价位的专辑产品获得投票券,不同粉丝群体内部与群体间还不时出现攀比式的“集资竞赛”。

“粉丝追星,只要合理适度,本身也无可厚非,”陈少峰谈道,然而一旦超出适度范畴,就可能走向极端,“对青少年而言,如果过度沉迷,可能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经济压力,甚至影响其健康成长?!?/p>

平台履责 加强监管

建议强化集资信息审核机制,推进账目透明公开,加强对诈骗活动打击力度

“我会以规模和口碑作为主要评判标准,不会参与规模较小的集资活动。”小许告诉记者,目前有一些第三方平台发起的集资项目,粉丝能看到项目进度,信息相对公开,具有一定可信度。

打开一款名为Owhat的手机APP,在一个目标金额为2万元的“应援”项目介绍中,发起人详细列明了所购物品内容和数量,同时写道:“所有开支明细将在活动后公示。”然而,记者发现,并非所有项目都清晰透明,有的发起人并非团体组织而是普通个人。根据该APP的声明条款解释,平台上的应援项目、商品信息均由发起人自行提供、上传,并自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粉丝经济与互联网平台的结合,平台责任界限是绕不开的话题?!背律俜逅?,目前,对平台关联责任的界定仍待明晰。他建议,平台方应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审核、资质认定和侵权追责机制,不仅要做到信息透明,还要对粉丝行为合理引导,“比如,对未成年人,平台方可通过技术手段设置金额上限、开启身份验证和限定使用时长等?!?/p>

据了解,目前一些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粉丝团体,在财务方面都有相应规定,包括账目公开、票据真实、允许查看等?!胺鬯客盘寮忧孔晕夜芾淼耐保喙懿棵诺募喙芤膊荒苤秃??!敝煳”硎荆喙懿棵乓环矫嬗叨钭式鸪锛疃扇爰喙苁右?,另一方面也应加大对诈骗活动的打击力度。

孙佳山建议,粉丝群体自身也要发挥监督的主动性:“粉丝们应认识到,集资支持不是粉丝文化的全部内涵,追星也应理性,出现问题时,应积极配合监管?!?/p>

记者手记

以良法善治呵护成长

粉丝在众筹集资行动中投入一定资金,多出于自愿,缘于他们因共同喜好而相聚,因共同愿景而付出。

尽管多数粉丝集资行为无过多功利色彩,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蠢蠢欲动。由于内部管理与资金规模不相匹配,源于自愿的粉丝集资就成了少数人敛财牟利的幌子,最后往往令“众筹”变“众愁”。

面对庞大的集资规模,完全依靠粉丝群体的自觉,无法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因此,亟待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内外监管体系。追星路上的粉丝或理性或疯狂,但保护好粉丝的合法财产权益却不应含糊。粉丝集资,得算个“明白账”。要做到项目真实、流程透明、去向公开、收支清晰,既需要平台把好审核关、做好监督员,更需要监管部门及时出台管理办法,划出硬杠杠。

此外,从监管的层面看,面对类似于粉丝集资这样的新生事物,也应该创新监管方式,以良法善治,呵护健康成长。(记者 钱一彬丁安一参与采写)

编辑:曾珂

关键词:众筹追星资金去向不透明 粉丝集资得算个“明白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