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板凳甘坐十年冷
既有仰望星空、紧跟时代的格局与胸襟,也有坐“冷板凳”的耐力与能力,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精气神。
播“种”未来的钟扬曾有言: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样需要一些先锋者瞭望和前瞻,以利我们更好前行。
作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知识分子所从事的工作极具探索性、创造性,敢于弄潮涛头、踏浪而行,让“想做的事永远超过能做的事”,就能够在风云际会之时,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突出贡献。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呼唤知识分子“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以行动催生创新之花、收获创造之果。
无论哪一门学问,越是接近未知的“无人区”、创造的“高寒区”,越需要生命力的燃烧。有了这种满溢的热情,才能激发巨大的潜能、创造一流的业绩,进而形成强大的磁场,影响和带动他人共同拼搏?!耙鼍妥鲎钋把氐?!”科研先锋马伟明正是凭着这样的觉悟,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奋起直追、弯道超越,锻造出一件件制胜深蓝的国之重器。在改革创新的疆场上,每个岗位都不乏敢为事业拼命的杰出知识分子。他们的光热“是烈火,是火山,是太阳”,他们的行进“是奔湍,是弹丸,是惊雷”。多一些这样的先觉、先闯、先干,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能渐行渐近。
然而,“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成功需要锐意进取,也离不开沉潜积淀;创新需要滚烫的热血,也仰赖于冷静的头脑。高远的目标落实于细密的探索,深邃的思想植根于日常的观察。不管是科学攻关、调查研究,还是教书育人、著书立说,都遵从“欲速则不达”的原理。特别是在一些比拼速度的创新领域,如果一味追求“速成”,反倒可能“速朽”。所谓“人向静中忙”,越是等不起、越要坐得住,越是慢不得、越要沉住气。缺少坐“冷板凳”的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紧跟时代,未必是万众瞩目、出尽风头,更可能是埋首于桌边案头,躬身于田间地头,扎根于戈壁滩头。语言学家王力一生笔耕不辍,84岁高龄时依然坚持每天伏案8到10小时,任何与研究和写作无关的事一概不问;小麦育种专家王辉40余年与土地为伴,为了看到麦子的“神”,在田野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两弹元勋”邓稼先埋名戈壁数十载,常年风餐露宿,“用最原始的办法”破译原子弹的奥秘……正因为他们怀着“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志向,才能坐得住、坐得稳“冷板凳”,最终走通了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攀登上一座又一座高峰。事实证明,只要怀着“火热的耐心”、保持“深沉的豪情”,再大的浪头也能驭稳,再冷的板凳也能坐热。
紧跟时代,热情如火、疾行如风;坐“冷板凳”,清湛如水、不动如山。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锐意进取、沉潜蓄势,当代知识分子一定能把个人理想融入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板凳 创新 甘坐 十年 冷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