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如何让意外伤害远离儿童少年?
8月5日,北京一对8岁的双胞胎姐妹裴元瑾、裴元桐跟妈妈到青岛旅游,在沙滩游玩时走失。后经打捞、确认,姐妹双双溺亡。
悲剧不只这一桩。
7月30日晚,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警方从该县一水塘里打捞出5名男童,经查明,5名儿童相约到水塘玩耍时不幸溺水身亡。
据澎湃新闻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5月起,广东等八省出现多起青少年儿童溺亡事故,死亡人数超过90人。数据显示,在我国,意外伤害是儿童伤亡的首要原因,每年7~8月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约占全年的1/5。尽管多次提醒、多加防范,但中小学生溺水、车祸、坠楼等意外伤害还是时有发生。稚嫩的生命永远地逝去,其父母和监护人也因此长久地生活在自责与痛苦之中。
暑假,本该是孩子们一年中快乐的时光。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做出哪些努力,携手为孩子们撑起一把?;ど?,让他们远离安全隐患,尽情地享受这份属于童年的快乐?
家长安全意识不达标
暑假,孩子们离开了学校,脱离了老师的监管,家长的监护责任更重了。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家长的安全意识并不高,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存在缺位现象。
北京海淀区家长宋先生说:“我儿子八岁半,秋天开学上三年级。暑假学校作业不多,也没上课外班。我和妻子都比较忙,假期把老人接来照看孩子。今年夏天实在是太热了,尤其是最近的桑拿天,户外活动容易中暑,在家里又容易玩游戏上瘾。我就给他在附近小区的游泳馆办了一张卡,每天下午跟院子里的小伙伴一起去游泳,不用大人陪着?!?/p>
当记者问及宋先生是否提醒过孩子在游泳时应该如何注意安全、遇到腿脚抽筋等身体不适时如何处理,以及防溺水安全教育时,宋先生表示:“孩子们都学过游泳,我儿子还会蛙泳和自由泳两种泳姿;再说,又不是去河里那样不安全的水域,在游泳馆里,水中的安全问题应该不用担心吧?”
暑期,儿童、特别是幼儿坠楼事件时有发生,大多是因为家长留孩子一个人在家,或家中没有装防护栏、孩子攀爬窗户所致。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6岁以下孩子的家长,80%的家长表示家中的窗户、阳台加装了围栏和防坠落设施。但是,在问及是否有短时间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的现象,有三位家长不好意思地表示“有过”。家长曹女士解释:“我到楼下的物业取快递,来回不到10分钟,女儿自己玩玩具,或者看动画片,没出过问题。平时我也会给孩子讲一些安全方面的知识,我女儿记得可清楚了?!?/p>
张先生的儿子今年5岁,他告诉记者:“我居住的小区没有地下停车场,地上停车没有固定车位,偶尔会有自家的车挡着别人家车的情况,有几次邻居来电话需要挪车,我就告诉儿子自己玩,我下去挪车,几分钟就上来??际倍踊钩匙乓乙黄鹑?。现在,他已经习惯一个人在家玩了?!?/p>
不过,在采访中,多数家长表示,即便给家里的阳台窗户安装了防护装置,告诉孩子如何注意安全,也不能留幼儿一个人在家,毕竟孩子太小,独自在家没有安全感,即便不会发生坠楼事件,也有可能发生其他安全问题,家长照看孩子,一定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务必做到有效监护。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隔辈带娃”已成为儿童监护的主流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的身体、精力无法与年轻父母相比,尽管多数老人有安全意识,但往往力不从心,记忆力也差一些,稍有不慎易造成“带娃过失”。
在交通安全方面,一些家长也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比如默许孩子独自尝试骑车上路,甚至为孩子的手机开通了共享单车扫码功能。家长吴先生表示:“孩子虽然没有满12周岁,但身高超过1.5米,骑车技术也不错,上路骑一下应该没什么问题?!蔽庀壬淖龇?,与《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明显相悖。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有超过1.85万名儿童死于交通事故,大多是因为孩子交通安全意识的欠缺、家长的疏忽大意和社会的教育缺位造成的。
此外,一些家长忽略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在对孩子监护时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导致一些孩子出现安全事故。
如何为孩子撑起保护?。?/strong>
孩子安全意识淡薄,好奇心又强,做事不知深浅,这就需要家长给予孩子具体实用的安全提醒,防患于未然;同时,用心、细心呵护孩子的安全。
溺水 炎炎夏日,不少孩子喜欢游泳戏水。告诉孩子,应在家长或成年监护人的看管下参加水上活动,不允许单独或与其他伙伴一起去池塘、湖水、江河等开放性水域玩耍;要到正规的、有救生员的游泳场所去游泳,且必须有成人陪同看护。提醒孩子,游泳前先做热身运动,以防肌肉抽筋,当感觉自己有身体不适或其他意外时,尽量使身体浮出水面呼救。
若到海边游泳,一定要让孩子穿上安全、合格、适合孩子体型大小的救生衣,并扣好所有的扣带,而不是让孩子套上充气游泳圈下海;教授孩子应对泳池和海水不均匀水浪的差异;如果家长与孩子一起游泳,必须让孩子待在自己一臂以内的范围里;如果孩子自己下水游泳,家长需要时刻有效看护,不能看书或看手机,因为溺水随时可能发生,并且溺水的过程很快。
告知孩子,如果发现同伴溺水,他需要大声呼喊,可以将周围的救生圈等扔给溺水者,但不要下水。
居家 家是温馨的港湾,但也可能是“最危险”的地方。世界儿童安全联盟调查结果显示,44.5%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这往往是由于监护人疏忽大意引起的。
暑假期间,家长应定期排除家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提前预防,如将药品、化学品、热水壶等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使用带防护罩的插座;随手收起打火机,避免儿童玩火;不要在靠近窗户的地方摆放方便儿童攀爬的家具,安装竖向排列且间距不大于10厘米的窗户防护栏,预防儿童坠落……家长们务必要做足安全预防功课,避免这些“小细节”带来“大麻烦”,甚至引发悲剧的发生。
出行 交通事故也是孩子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因素。在这方面,家长首先要言传身教,不闯红灯;教育孩子不在道路上追赶嬉戏;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天桥;不满12周岁不能骑车上路;12岁以上儿童少年骑车时要注意观察路况,远离机动车。
家校社联手呵护孩子安全 安全重在防范,防范取决于意识。暑假期间,家长是孩子安全的第一监护人。但除了家长的细心监护之外,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防范体系,才是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伤害事件发生的关键。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要为学生提供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安全素养应该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安全素养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能力和安全习惯,不是念念课文、写写征文、走马观花参观一下展示厅就可以的,而是要让孩子真正明白什么是危险,怎样自救与救助他人。学校平时应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及演习实践,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避让、自救、互救、逃生知识和应对能力,时刻谨记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并实现家校联手,即便在假期,也不让孩子成为“断线的风筝”,免受各种伤害。
暑期学生安全保障是一个社会综合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安全、舒适、和谐的生活休闲环境。家校社联手,为孩子编织出一张安全大网。
编辑:赵彦
关键词:儿童意外 家长安全意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