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奶奶带孙子爷爷带外孙 老两口因带娃分居致抑郁症
睡眠障碍困扰众多65岁以上老人,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市第—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等神经内科门诊,每天主诉“睡不好”的老人比比皆是。排除生理疾病、听患者讲述病史后,医生往往建议他们看看心理门诊。医生发现,孤独焦虑让老人睡不好,失眠背后大多有心魔。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白汉平副主任医师说,有调查数据证实,近半数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躯体疾病,65岁以上老年人情绪障碍发病率占12%-25%,发病率已超过骨质疏松等常见老年病,成为继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后的第二大疾病。老人—旦被抑郁症找上门,身体机能就会出现严重下降。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身心科主任曾林就该院门诊与住院病人数据分析,就诊的老年患者中,三成左右伴有抑郁情绪。大量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并没有被患者和家属识别,同时因为病耻感而不愿就诊。
“真正到医院求诊的估计不到两成?!卑缀浩剿?,老年抑郁症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躯体症状及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目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门诊比较多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伴有躯体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容易误诊,他们记忆力下降思维反应迟缓,症状类似阿尔茨海默症。
与下一辈住一起难免有矛盾
67岁的王奶奶最近—个月都睡不着觉,8月10日来到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障碍病区,被诊断为抑郁症。
原来,王奶奶和老伴长期分居两地分别帮女儿和儿子带孩子。王奶奶在武汉带孙子,老伴在山东带外孙,—年到头就暑假和过年聚两次。王奶奶有心脏病,心绞痛发作时要死要活,特别盼望老伴在身边。老伴今年查出胃溃疡,王奶奶深感自责。
王奶奶从50岁开始就睡眠不好,这个暑期,因孙子马上小升初要补课,她又不能带孩子去山东,心里着急却说不出来,睡眠越来越差,晚上吃安眠药仍睡不着。因为睡眠不好,王奶奶情绪低落,除了给孩子做饭,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热天不开空调,不和人说话,焦虑抑郁情绪特别明显。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障碍病区张昌勇主任说,王奶奶的现象不是个例,对老年人来说,长期失眠会导致焦虑和抑郁情绪。再加上和老伴分隔两地,与下—辈住—起不免有些矛盾和纠纷,使老年人更容易陷人抑郁。
入前风光入后孤独落泪
70岁的赵奶奶外向开朗,儿子在国外定居,她常常在人前夸耀,媳妇给自己买了名牌化妆品,儿子寄钱让她出国旅游。周围老人羡慕不已,可赵奶奶背地里却总是独自抹泪。
老伴在她58岁时就去世了,儿子在澳洲大学毕业就结婚定居。儿子怕赵奶奶—个人住孤独,2012年将她接到国外住了3年。3年来赵婆婆语言不通,没有自己的朋友,连去中国超市买东西都不敢单独出门,每天只能待在家里做饭洗衣。
强烈要求回国后,赵奶奶发现原来的好朋友有几个因病离开了人世,自己腰腿不好动辄倒在床上起不来。心里牵挂在远方的儿子,觉得自己活着是个负担,整夜胡思乱想,好不容易迷糊了—会又被噩梦惊醒。
上个月,她把积攒的十几颗安眠药—次性倒进嘴里,想—了百了。幸亏邻居阿姨发现她9点还没起床觉得不对劲,拿了赵奶奶儿子留给自己的备用钥匙进门,拼命叫醒了老人,不断让她喝水,赵奶奶到中午才缓过劲来。
孤独是老入致命毒药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李闻天博士很理解他们的孤独痛苦:随着步人老年,要面临很多人生状态的改变,比如机体老化要面临体力的丧失甚至是死亡的恐惧,退休往往要面临价值感的丧失,老伴去世要面临亲密关系的丧失。要重新适应这些改变,需要在足够的社会支持下渐渐地完成这个阶段的过渡。
老年孤独是老年人被疏远、被抛弃和不被他人接纳的—种情绪体验。老年人的抑郁症是—种非常容易被忽略却又是高发的疾病,更多老人都会关注自己身体上的不适,而对于失眠、焦虑、抑郁的情绪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容易导致抑郁症。而—些类似于退休、老伴去世、儿女定居外地、环境改变、疾病等,很容易导致老年人心理上的孤独感甚至崩塌。
老年身心疾病专家曾林无比忧心地说,老年孤独的危害极大,老年孤独者更易选择那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和不爱活动等,容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失眠两周就该就医
“失眠是很多老年抑郁症患者最开始出现的症状?!蔽浜菏芯裎郎行乃哒习艺挪绿崾荆┏鱿炙呶侍獬街?,建议就医。
美国宾汉姆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作息时间规律的人相比,睡眠不足的人更易产生消极思想,其感到紧张无助无所适从的几率比其他人要高80%。除了睡眠不足之外,饮食习惯不健康以及大脑受损,都有可能引发抑郁。对于老年群体来说,抑郁症常常是阿尔茨海默症等老年疾病的前驱期表现,老年期抑郁会使阿尔茨海默症患病风险增加近4倍。
老年期抑郁患者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回避社交。如果家里有老人出现上述症状,应警惕抑郁症的患病可能。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障碍病区近期开设了“睡眠体检”的业务,通过患者在院五天的观察,为患者进行—个全面的睡眠评估,有效的进行干预,预防抑郁症。长江日报记者毛茵通讯员邓盛强陈识
链接>>>
专家教你预防老年抑郁
尽管老年抑郁症发病率趋于上升,但就诊率低、识别率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白汉平副主任医师分析,这是因为,老年人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对情绪上的痛苦体验反应往往比较平淡,因而某些老年人几乎具有抑郁症的全部症状,却否认自己感觉“悲伤”“沮丧”或者“抑郁”。相反,他们会自称“感觉不愉快”,并把这种“不愉快”归咎于失眠或躯体疾病造成的身体不舒服所致。所以,患抑郁症的老年病人多数是以失眠或身体不适感为主诉而就诊。
60至70岁的老人每天睡眠6至7小时为宜。专家建议应尽量避免以消极的睡眠方式休息,而应采取散步、聊天、游玩、娱乐等较为积极的方式休息。这不仅会使身体很快得到放松和恢复,而且会使身体得到锻炼,延缓衰老。
长江日报记者毛茵通讯员邓盛强陈识
编辑:赵彦
关键词:老两口 带娃分居 抑郁症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