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深圳17户“精神残疾”家庭住公租房遭其他业主抵制
被抵制的17户邻居
深圳宝安区华联城市全景小区业主爆料,自家高价购买的商品房社区因为配租保障房的原因,即将有17户家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入住。出于安全考量,商品房业主反弹强烈,随后,管理部门公布这些精神病患者多数为未成年的自闭症儿童。但这仍然未能打消业主顾虑。一边是政策的配租要求,一边是业主对安全和财产的自保本能,一切陷入了僵局。
会议室里乱作了一团。一边是以党组书记戴鼎清为代表的住建局干部,一边是情绪激动的小区业主和租户代表。双方因为精神疾病家庭的配租问题,已经进行了多次商讨。随着公众关注度的不断增加,两者都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而那些申请此次公租房的患者家庭并不在谈判的现场。
这里是深圳市宝安区。7月18日,陆续有华联城市全景小区的住户在网上爆料,透露将有17名“精神病”入住此小区。住建局称,申请公租房的这17户家庭绝大多数有患自闭症的儿童,并不会影响公共安全,住建局的举措符合法律法规,信息透明公开,小区业主和租户应该接纳残疾人,和谐共处。
公租房所在的小区业主们则坚持认为,这次的精神残疾家庭非常集中,住建局考虑不周,虽然工作流程符合法律法规,却不符合现实情况,也没有顾及小区其他居民的感受。即使是自闭症儿童,过于集中的安置也仍然可能对公共安全造成影响。他们还认为,这并非是歧视残疾人,只是对公共安全的合理诉求。
恐慌
过境的台风搅得天气有些阴晴不定。依旧闷热的晚上,2栋楼下的电击式灭蚊灯不时传来“滋滋”的声响。已经是7月中旬,一些带孩子的家长在不很宽敞的小路上来回走动,光着膀子的大爷不停地用随身携带的毛巾拍打着,驱赶蚊虫。
将2栋从整个小区隔离起来的,是一堵墙。墙的那一边,是商品住房,综合条件优势明显,均价在8万/平方米左右。多位小区业主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初选择在这里购房,主要是出于教育和养老等方面的考虑。墙这一边的2栋,则是人才和保障性住房,也就是公租房,户型偏小,都是每户65平方米。2栋的住户,多以有小孩的家庭为主。据一些住户介绍,住进来的大部分都是深圳市人才引进“1000工程”所涵盖的“高层次人才”。小区的正门与公租房几乎处于对角线的位置,小区中商品房和保障房的两部分并不共享地下车库。
公租房原本是房地产企业响应政府的号召所做的配建住房,但2栋的硬件设施却与政府的一些要求相背离。根据2017年8月印发的《深圳市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配建管理办法》,“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坐落布局应当能方便共享小区公共配套设施及物业服务”,并且“开发建设单位不得在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与商品住房之间设置围墙等物理隔离,也不得有其他类似的歧视性措施”。
但看起来,制度与现实之间的裂隙早已成形。
7月18日,一位名为“张玉华”的小区业主在网上发帖,声称自己“走投无路”了,因为自己花高价买到的高档小区“现在住进了17个精神病患者”。此前一天,业主们留意到,宝安区住建局在官网上发布公告,公布了终审合格家庭名单。
根据此前的公示,此次公租房分配专门针对优抚和残疾家庭,共有24套房源。最终,有41户家庭入选了最终的候选名单,其中有17户都是有精神残疾人员的家庭。在政府的公示中,不仅包括残疾的级别,也能根据身份信息看出残疾患者的年龄。尽管其中的15名患者都是未成年人,明确的精神疾病分级还是让业主们感到恐慌。
业主群里炸开了锅。一些业主查阅了网上的资料,发现一、二级精神残疾有可能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有人表示,尽管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但未成年人也会长大。也有人立刻想到了一年前发生在宝安区的暴力砍人事件。那次事件共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事发地点距离小区只有5公里,尽管警方排除了嫌疑人患有精神疾病的可能性,但很多人还是将这场灾难的起因与“精神病”联系起来。
业主们决定行动。7月17日,他们共同撰写了给住建局的公开信。当天晚上,他们连夜制作好了横幅,上面写着“保障了他们的住房权,谁来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罔顾潜在危险,危及校园家园”。一位业主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当时“大家都急死了”,第二天就是保障房业主看房的日子,情急之下,才会想到拉横幅。
18日早上,小区门口贴出了告示,表示因为台风原因,原定于当天进行的看房取消。有一些业主认为,台风过境不过是相关部门的借口。业主们的焦虑并没有因此停止。原定计划不变,他们在小区门口将横幅拉开,消息立刻传到了住建局。
谈判
业主们选了六位代表,与住建局谈判,其他人则在住建局大楼外面等候。尽管住建局的干部们表示,这只是为了后续工作所做的必要沟通,但双方的谈话仍然带着明显的火药味。
一位李姓业主表示,他们坚决反对政府的这次“安排”?!罢庑┤艘才?,你先安排到比较偏僻的地方去,我先声明哈,我们不是歧视。”他对住建局表示。因为年纪偏大,其他业主都称此人为“李叔”。
一位李姓主任强调,此次选房并非政府的“安排”,住建局并不能决定谁来申请,而且此次分配符合政策规定。“这是一个政策性的东西,不光是你这个楼盘,那以后深圳每一个只要是旧改或者棚改的楼盘,都会配一定比例的保障房。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多举措,多主体,搞好这个社会保障房的建设,我们市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举措)……”他这样说道。
一位住在2栋的租户提到,2栋的硬件条件不具备同时容纳这么多精神疾病患者的能力。他说,“像龙悦居那边的住户,他们都有很大的花园。我们的卡平时虽然可以过去那边,但我们能活动的区域真的好少。就那么大一点地方,我们又有那么多家庭,那么多小孩?!?/p>
而宝安区残联权益保障部部长黄玉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残疾家庭入住之后,后续硬件设施肯定会完善。
另一位住户对此次安排的精神病患者数量表示质疑?!耙幌伦诱饷炊?,我们接受不了?!?/p>
一位吴姓科长是这次方案的制定者,他表示,这次的情况有些偶然?!罢庖慌蘸镁癫屑驳娜吮壤冉隙啵蘸盟堑呐琶直冉细?注:指申请保障房的业主各项评分排名),所以造成了这个比例这么高。为什么我会安排24套,不安排374套,其实我们有这个权力,也是考虑到这个问题嘛,不适合这么多?!蔽饪瞥はM抵髅悄芄焕斫狻?/p>
另一位干部对在场的业主们澄清说,17户精神疾病家庭绝大部分都是自闭症儿童,“自闭症的小孩并没有比正常人更具有攻击性?!倍杂谡飧鏊捣?,在场的业主们并不认同。
这一切让住建局的干部们感到头痛。自己并非医学专业人士,无法对这些业主进行许诺,残联工作人员的解释也没能打消业主们的疑虑。一位干部甚至抱怨,要是此前没有按照规定对此次选房信息进行公开,也不会出现这么多麻烦。
最后,干部们答应这些前来谈判的业主,将与精神残疾人员的家庭进行沟通。深圳市宝安区住建局党组书记戴鼎清承认,“政策法规来说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次性安排这么多,还是有些欠考虑。”他对业主们表示,“我们正在做优化考虑,不安排那么多人进去,就这个意思,让有资格进去的人,通过沟通,让他们选择到别的地方去?!?/p>
然而,根据一直关注此事的自媒体“大米和小米”的报道,一位残疾人员家庭明确表示,不考虑其他地方?!跋挛缱〗ň掷吹缥视忻挥锌悸瞧渌ヅ倘缭春驮返龋业拇鸶词瞧渌胤皆菔辈豢悸堑?!我觉得我们大家应该要坚持入??!”
僵局
在第一次谈判时,住建局担心事态扩大,造成不良的公共影响,便对业主们进行安抚,让他们暂时不要接受媒体采访。然而,后续的进展让业主们有些措手不及。网上舆论认为,业主们拉横幅的做法是对自闭症群体的歧视。业主们感到委屈,他们后来一再解释,拉横幅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家庭里的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自闭症,抗议并非因为歧视,只是出于公共安全的考虑。面对网络上开始泛滥的大量评论,业主内部出现了分歧。
一些人选择沉默,但仍然有很多业主态度强硬,坚持认为自闭症儿童跟正常人不同,大规模入住有可能给小区造成困扰。在最近的一次谈判中,一位业主表明了自己的“底线”,“你安排身体残疾的,没问题,精神残疾的,不要安排?!彼踔撂嵋椋翱梢砸抵魅闱?,把这个事搞定,能帮助他们?!?/p>
事情陷入了僵局。住建局仍在进行斡旋,试图找到一个新的方案。住建局办公室副主任梁碧君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目前并没有新的进展。
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公租房涉及纠纷。在北京也曾有商品房小区业主因为社区内配租保障房,而彼此之间发生冲突的事件。从管理者的角度讲,在普通商品房小区内配租部分保障房更多的是出于人道主义考量,避免出现明显的居住区贫富分化,但显然,在房价高企的现实之下,要求商品房与保障房之间不设置隔离设施,所有住户共享公共空间与服务的设想通常会激起商品房业主的强烈反弹。
早在2010年,七部委就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将供应对象确定为“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要求“各地区在加大政府对公共租赁住房投入的同时,要切实采取土地、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各类企业和其他机构投资和经营公共租赁住房的积极性”。
2018年6月,深圳市政府根据中央和广东省的要求,公布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基本住房保障对象主要为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的户籍住房困难居民”。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对特困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应保尽保,对经我市认定的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计生困难家庭、见义勇为人员等特殊群体优先保障;对符合条件的为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行业人员、先进制造业职工等9群体,安排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住房房源。”
6月27日,深圳市宝安区住建局发布了《关于面向宝安区户籍在册优抚和残疾人家庭配租公共租赁住房有关事项的通告》,“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优先保障优抚对象和残疾人住房需求的政策”。
与此同时,登记在册的残疾家庭陆续进行申请。这次配租所在的华联城市全景小区综合优势明显,得知入选该小区的时候,这些家庭原本充满期待,但现在,他们的处境有些尴尬,仍然在等待一个结果。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业主 家庭 小区 住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