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天高月明:伏日未尽 防暑降温不能放松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今年8月7号迎来立秋节气。立秋并非意味着真正秋天的到来。立秋后,炎夏的余热未消,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仍然很热,暑气逼人,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所以,防暑降温还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怠慢。如何度过这炎热干燥的初秋季节,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孙惠敏主任医师为大家介绍立秋养生小常识,一起来看看:
防暑降温不放松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对应,而秋季干燥,肺是喜润恶燥的脏器,燥易伤肺。肺之气阴不足,会对外界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出现鼻痒干燥、咽干喉痛、咳嗽喘息等一系列呼吸道疾病。立秋后,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预防秋燥,首先要保证日常充足的饮水,也可以通过日常饮食,如粥、豆浆、牛奶来协助补水,同时多吃些萝卜、莲藕、葡萄、番茄、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另外,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辛辣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孙惠敏提示,此时节只是早晚天气偏凉,白天依然酷热,居民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要注意防暑降温,警惕“秋老虎”发威。尤其是在户外或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群,一定要小心中暑的发生。建议大家室内开空调时间不宜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除湿。
寒凉食物不多吃
老百姓常言“秋瓜坏肚”。意思是说,此时节,凉性食物要适量食用,如西瓜、香瓜等。这是因为,刚刚入秋,人的脾胃受炎热天气影响,功能较弱,还未完全恢复,因此入秋后养好脾胃很重要,能为一年的身体健康打好铺垫。瓜类多属凉性食物,多食伤脾胃,要适量食用。同时,秋天干燥易便秘,应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地瓜、白菜、芹菜、豆芽、香菇、海带、紫菜、卷心菜、胡萝卜、魔芋等,日常多喝水,清晨5~7点是大肠经值班的时候,此时喝一杯水可促进大便通畅。
起居有节防感冒
立秋后,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此时节应顺应大自然变化,逐渐早睡晚起些,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另外,早晚温差过大,衣着也要根据一天的温度变化来增减,否则冷暖失宜,容易引起感冒。
日常建议按揉“足三里”穴位来强身健体。该穴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最常用的按摩方式之一是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节的背面作为着力点,或者手自然展开,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在选定的穴位上绕圈按揉。按摩3~5分钟。
运动锻炼要适量
立秋后暑热仍没有完全消退,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大汗淋漓,耗气伤阴,加重秋燥。尤其要提醒中老年朋友,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运动强度,中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要低于年轻人,所以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不适合中老年人。运动的时间段最好选择一早一晚进行,高温环境下不适合运动。
编辑:赵彦
关键词:三伏天 防暑降温 立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