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不能把脑袋架在机关的脖子上
前段时间,“考军长”一度成为热词。
为什么要考军长?一位组织者道出初衷:“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指挥员要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必须学会独立思考、临机决断,不能把脑袋架在机关的脖子上。”寥寥数语,发人深思。
“将者,国之腹心,三军之司命也?!弊怨乓岳?,将帅都是“国家安危之主”,是一支军队命运的主宰。两军对垒、决战决胜,只有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方可制胜破敌、建功立名。正如一位军旅作家所写,在千军万马厮杀的千头万绪中,一眼就能窥透要害,并咬钢嚼铁地一锤定音,一瞬间爆发出雷电般的轰鸣和闪光,这就是大将风度。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将风度,对一名指挥员来说,是莫大的赞誉。这种“风度”,可以是“智以折敌、仁以附众”,可以是“敬以招贤、信以必赏”,也可以是“勇以益气、严以一令”。但最为重要的,是置身波诡云谲、你死我活的战场,千钧一发之际能够镇定自若、刚毅果决,危急存亡关头能够毅然决然、力挽狂澜。如果一味地将脑袋架在机关的脖子上,优柔寡断、没有主见,不但会丧失战机,还会贻误战局。
“论兵淮海分高下,知己知彼握胜局。”被毛主席称之为“一锅夹生饭”的淮海战役,之所以最终被“一口一口吃下去”,与指挥员的临机制变、多谋善断是分不开的。决战前夕,粟裕与其他指挥员彻夜未眠,研判战场态势,估测敌方动向,权衡利弊得失,并连夜起草发电。这封著名的“齐辰电”,成为之后淮海大决战的总方针。
一战打垮黄百韬,枕戈待旦擒黄维;黄淮对弈巧布兵,阻击南北战西东……这样的“大将风度”令人钦羡,但绝非朝夕可就。此役主将之一的粟裕一直酷爱地图,人称“图痴”,“不仅看1比5万的地图,还要看友邻部队地区的1比20万图以及更大范围的1比50万图和全国1比100万图”。有了这样的战略眼光、全局思维,“常胜将军”之美誉并不夸张,“苏中七捷”之奇迹也不足为怪。
时代特点塑造战争形态。未来信息化战争呈现出“小行动、大背景,小战斗、大战略”的特点,时间要素不断升值,首战即决战,发现即摧毁,留给指挥员“三思而后行”的空间越来越小?!氨佟惫丶凇敖佟?,只有战略上“高敌一筹”,指挥上“先敌一拍”,决策上“胜敌一招”,才可能“敌未动我先知,敌欲动我有备”,掌握先机制敌的主动权,占据决战决胜的制高点。
然而,现在一些指挥员患上了机关依赖症,离开“拐棍”走不了道。有的不知道作战筹划怎么搞,平时训练把开会当筹划,走程序、演套路;有的态势掌握笼而统之,作战计算大而化之,拍脑门决策,想当然指挥;有的不会组织作战协同,不会临机处置情况,缺乏险局、难局历练,等等?!胺簿俦?,以将为命?!毙畔⒒贝换嶂富有畔⒒髡剑庋闹富釉本俨黄鹆毂蛘痰闹富影?,更不用奢谈横刀立马、所向无敌了!
“善用兵者,防乱于未乱,备急于未急。”战争愈趋于速决,战争准备就愈趋于紧迫。尽管“数据战”作为一种崭新的作战样式逐步显现,未来战争必然运筹于数据之中、决胜于数据之上,离不开参谋人员综合分析判断、提供数据支撑。但是,作战指挥员是“三军之重”,是“神经中枢”,必须把脑袋长在自己的肩膀上。只有从现在练起,从平时做起,历练抽丝剥茧、管中窥豹的敏锐洞察力,磨砺拨云见日、大浪淘沙的综合判断力,练就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的战略决断力,才能一展战将风采、树起胜战大旗。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脑袋 机关 指挥员 脖子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