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熊孩子”还是多动症?警惕这三个表现
“多动症”这个名词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了解,尤其是家有“熊孩子”的家长,往往会调侃或怀疑自家的“熊孩子”是否患上了多动症。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朱冬生主任医师表示,孩子“多动”不等于得了“多动症”,不要盲目给孩子贴标签。但如果孩子出现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易冲动等三个明显的特征时,家长需提高警惕。
“熊孩子”≠多动症
“孩子多动不等于得了多动症。” 朱冬生强调,顽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不能盲目地给这个年龄阶段活泼好动的孩子随便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多动症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之一。据了解,学龄期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3%~5%,目前较多学者认为它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多动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吻合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三个核心症状,可造成儿童学业、职业、情感、认知、社交等多方面的损害,约七成的患儿会持续到青春期,有三至五成的患者甚至还会持续到终身。“如果发现得早、干预及时,大部分多动症患儿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敝於硎尽?/p>
朱冬生强调,家长在碰到“熊孩子”时,既不能随便贴标签,但也不能忽视,最好是交给专业的医生去判断。一般医生在诊断前,都会先根据与父母及孩子的访谈,必要时进行相关的心理学评估和实验室检查等详细评估后,才做诊断。一旦确诊为多动症,则需要老师、家长和医生共同参与,采用心理支持、行为矫正、家庭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措施,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有这三个表现需警惕
朱冬生提醒,如果“熊孩子”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征时,家长应提高警惕。
第一是注意力缺陷。一般情况下,正常儿童注意力稳定性的持续时间为:5~6岁的孩子可维持约10~15分钟,7~10岁的孩子可维持约15~20分钟,10~12岁的孩子可维持约25~30分钟,12岁以上可以维持超过30分钟。当超过与年龄相称的注意力稳定性持续时间时,大脑就会因葡萄糖供应不足而形成压力,这时他们就会停下手中的事情以使大脑得到休息。
多动症患儿不一样,他们的注意力一方面表现为有意注意力差,即他们很难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比同龄的孩子短,另一方面,他们又表现为无意注意亢进,即他们在做某一件事时,很容易就受外界刺激而分心。但对于他们所感兴趣的游戏、少儿节目等,则能聚精会神。
第二是活动过度?;钇煤枚?、调皮捣蛋、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活动量大等等,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但正?;钇煤枚暮⒆?,他们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可以自我约束和控制,比如,他们可能在家活泼好动,去到陌生的地方或一些公共场合时,就会有所收敛。而多动症患儿常在不合适的场合也过于活跃,很难安静下来,如他们可能会在幼儿园时很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总是小动作不断,话多且容易插嘴或打断别人说话,甚至离开座位在教室里奔跑打闹,完全无视课堂纪律。
第三是易冲动。多动症患儿常对不愉快的刺激反应过度,不分场合,不顾后果,心血来潮想干吗就干吗,在跟别人交谈或回答问题时,常?;姑坏榷苑剿低昃吐砩洗蚨媳鹑?,而且他们的易冲动看上去常像“明知故犯”,尽管因此常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但他们仍然坚持不改,令大人们很是头疼。(全媒体记者王婧 通讯员林惠芳)
编辑:赵彦
关键词:熊孩子 多动症 表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