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库布其治沙“黑科技”创新显威力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7日电题:库布其治沙“黑科技”创新显威力
新华社记者于嘉、彭源、勿日汗
与库布其沙漠初见,人们就被敦厚的绿色震撼了。那一丛丛、一簇簇的沙柳、柠条和花棒,给连绵沙丘披上绿衣,抹掉了荒寂与苍凉。无垠黄沙,是它的前世;满目绿洲,是它今朝的容颜。
游客穿行于沙海绿洲之中,宛如零星开放的花朵,给库布其增添几许生机。在穿沙公路两旁,他们不时遇到植树造林的治沙人,正用一个个新奇的技术扮绿沙漠;他们驻足观看,探寻这片广漠中的绿色传奇。
走到一处沙谷,只见亿利集团的两名治沙人员,一人手持1米多长的自制水气枪,在沙地冲出一个深约1米、直径5厘米左右的栽植孔洞;另一人将沙柳苗插入孔中,再用水气枪给苗浇水。
来自江苏、四川等地的游客好奇地看着,还跃跃欲试上手体验。“在城市里种一棵树都要花些时间,而在沙漠里采用这种‘黑科技’,十几秒就能种下一棵沙柳,太神奇了?!背啥加慰土踅芮锼?。
亿利集团治沙专家张吉树介绍说,若用传统方法,在沙漠挖坑、插条、填土、踩实要四五分钟,用水气法种树就像给沙漠做微创手术一样,提高了效率和成活率,还减少了对沙土的扰动。
张吉树说,这项技术是从治沙人长期的造林实践中提炼和发展的,2011年研发成熟,2013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仅库布其沙漠就有150万亩采用该技术治理,如今还被用于科尔沁沙地和腾格里沙漠的治理项目中。
库布其,蒙古语意为“弓上的弦”??獠计渖衬∪缫话压?,把黄河拉成“几”字形,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北部,是我国第七大沙漠,也曾是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
漫漫治沙路,创新技术是精准治沙的重要推动力。经过几代人的实践探索,在地方政府、治沙企业和沙区农牧民的共同努力下,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治沙技术被研发出来。
站在库布其沙漠深处一个名为“那日沙”的地方,稀疏乔木和低矮灌木遮盖了连绵的沙丘。林木间,一根高十多米的标尺立在沙上。标尺上每隔一两米悬挂一个年份标牌,最高点是2009年,向下依次为2012年、2014年、2016年。
“每个标牌都反映了当年的沙丘高度。”张吉树说,治沙人采用风向数据法造林技术,使沙丘高度明显降低,这项技术利用削峰填谷原理,先确定流动沙丘所在地的主风向,然后在迎风坡四分之三的高度以下种植灌木,未造林的坡顶便会被大风逐渐削平,栽植灌木的地方得以固定。
据统计,2009年至今,亿利集团利用风向数据法造林技术,在库布其沙漠种树30多万亩,治理区沙丘高度平均下降三分之一左右。
“嗡……”一架无人机在百米开外的沙山完成飞播作业,平稳返航。操作员郝亚峰是亿利集团的技术研究人员,专攻无人机飞播技术。
趁无人机还未降落,他向记者展示了飞播过程:按下遥控器上的“播撒”按钮,无人机装载的种仓出粒口便有种子飞洒而出。每一粒种子的表面都被裹上一层可降解的“包衣”材料,它既让种子更好地固定在沙地里,又能为种子提供营养和水分。
郝亚峰说,无人机能装10公斤树种,飞播一亩只需1分钟,最远飞行距离达3公里,可预先设定航线,使其在空中自主飞行播种,并能紧急避障,“一架无人机一天可以种树400多亩,比起人工打孔植树,效率大大提高?!?/p>
一些成效显著的治沙技术也被沙区农牧民熟练掌握。在库布其沙漠腹地,亿利集团成片的甘草地满目苍翠、郁郁葱葱。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农民高毛虎与十几名村民锄草、浇水。
“这些甘草都是我带着乡亲们种的,我们采用亿利集团研发的技术,把甘草从竖着种改成横着种,增加治理面积?!备呙⑺?。
张吉树介绍说,甘草适合在沙漠里生长,固氮量大,改良沙土的效果很明显,让甘草躺着长,可将一棵甘草的治沙面积由0.1平方米扩大到1平方米,这项技术已推广到其他沙区,治理面积达220万亩。
编辑:秦云
关键词:库布其治沙 黑科技 创新


11500年历史人类遗骸在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中被毁
香港渡海泳在维港举行
“棉?!狈崾帐?/ins>
天津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
台铁恢复单线双向行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