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近视率纳入政绩考核 媒体:倒逼课程改革
原标题:近视率纳入政绩考核,倒逼课程改革
此番两部委征求意见稿直面近视问题,没有止步于“倡导”,而是作为一个“必选项”,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这不失为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理举措。
教育部网站昨日发布公告,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近日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地方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未来的目标,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据我国近日发布的首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披露,目前,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我国初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而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攀升,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相比之下,一些欧美国家青少年的近视率反而较低,有些约为25%,有些仅为1.3%。
此番两部委征求意见稿直面近视问题,没有与以往一样止步于“倡导”,而是将近视乃至青少年健康问题作为一个“必选项”,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在政绩考核具有刚性约束的现实语境下,这不失为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理举措,从而倒逼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提速。
举措有了,目标也有了,接下来关键是如何实现目标。其实,过去也有过类似的机制,但在一些地方实行之后,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地方孩子的近视率没有降低,反而上升了。
这是因为,在基础教育“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如何让青少年不要用眼时间过长,确实需要有整体治理思维。要降低孩子的近视率,背后涉及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孩子学习时间调整、课程体系的改革,乃至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等。
前段时间,就有一些地方规定,孩子超过9点可不写作业。但从舆论中一些家长的反馈来看,许多人对此规定并不抱信心,原因在于一些地方应试教育机制中,孩子分数依然是主要的考核升学依据。一些地方,校内减负,校外增负,也不是新鲜的事情。
再说课程体系改革,2016年国务院就曾经出台过相关“意见”,严禁消减、挤占体育课时间,切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
应该说,规定不可谓不严厉。只要认真执行,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就会获得提升,近视率也能下降。但其间的关键问题依然在于,我们是否能改变过去那种“唯分数论”的单一考核体系。而着眼未来,我们不仅仅是保障体育课的时间问题,而是要在课程设置体系中进一步增加体育、实践等户外的内容。相比发达国家,我们这方面的教育课程和内容明显不够。
所以,对于这次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共同起草的方案,关键也依然在于后面的一整套教育、考核体系是否能够得到改善。这背后,需要各地教育机构的配合,需要包括课程改革在内的各项教育改革落到实处,同样也需要那些深陷竞争焦虑中的家长尽快摆脱出来,以更豁达、科学、健康的方式看待孩子的成长。
爱他,就给他一双明目。与分数相比,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健全的体魄,显然能够使孩子们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编辑:曾珂
关键词:近视率纳入政绩考核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2018年欧盟秋季峰会召开
中国代表:应抓住叙利亚局势缓和机会重振政治进程
金秋收获忙
聚焦扶贫汇报展在京举行
冰岛瀑布上空出现璀璨极光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