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医生填补先天性脊柱畸形研究空白
新华社洛杉矶7月14日电(记者郭爽)中国医生在14日于洛杉矶闭幕的国际脊柱新技术会议上报告说,在目前国际上难度最高的先天性脊柱畸形诊治方面,他们用最小代价,实现了最好的矫形效果,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
由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主办的第25届国际脊柱新技术会议11日至14日在洛杉矶举行。北京协和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团队就目前国际上诊治难度最高的颈胸段先天性脊柱畸形、腰骶段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畸形以及生长棒的改良等前沿难题做出系列报告,介绍了他们治疗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最新进展。
早发性脊柱侧凸是指10岁前发生的脊柱侧凸病症,其治疗一直是脊柱矫形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早发性脊柱侧凸畸形,多数会随着患儿身高增长而加重,最终导致严重的脊柱侧后凸畸形。
协和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团队代表庄乾宇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早期干预处理,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好的矫形效果一直都是我们坚持的理念。系列研究是目前针对颈胸段先天性脊柱畸形、腰骶段半椎体诊治的最大宗的病例研究,填补了先天性脊柱畸形相关研究的空白,在提高诊治患者的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庄乾宇报告了关于腰骶段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畸形的前沿诊治方法。研究发现,单纯后方入路半椎体切除术对局部畸形及躯干偏移的矫形效果更理想,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活动节段,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协和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团队的王升儒代表仉建国教授团队和田野教授团队汇报了颈胸段先天性脊柱畸形的先进诊治方案。研究指出,颈胸段先天性脊柱侧凸会导致严重的斜颈,双肩不等高,甚至影响患儿面部发育,需要通过复杂的截骨手术才能达到良好的矫形效果。
协和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团队的陈崇代表沈建雄教授团队汇报了在新型生长棒手术改良方面的最新应用和视角。动物实验证明,改良生长棒手术得到的矫形以及脊柱生长效果更好,可降低手术创伤与并发症。(完)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脊柱 先天性 畸形


火星沙尘暴消退 失联近四个月的机遇号或将复活
智利一座火山出现活跃迹象 熔岩照亮火山口
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开幕
欧盟将设立维持与伊朗进行合法贸易的机制
晒丰收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海洋城市文化摄影周大连开幕
新疆博物馆举办“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
史上最危险龙卷风旧照曝光 末日景象惊心动魄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