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保健“神药”骗走养老钱 “三无”西药粉利润惊人
□ 本报记者 王莹
湖北、山东、河南三地警方联手查获“三无”保健食品10万余粒;吉林警方查获“降压溶脂”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涉案价值100余万元;江苏如东县警方分别查扣假“蚁力神”1万余盒、各色胶囊300余公斤,查获假冒保健品100余种,总重超过7吨……
近期,多地警方相继披露多起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涉案范围广、涉案金额大。在暴利的诱惑下,这些不法分子在小作坊内用廉价有害的制作原料大肆生产假冒保健品,并盯上防范能力较弱又有着养生保健需求的老年人,通过电话、展销、网络等渠道进行虚假宣传和高价兜售,严重威胁了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套路 夸大药效蒙圈老年消费者
近日,江苏淮安警方侦破一起公安部督办的非法入侵快递公司后台窃取客户信息牟利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缴获非法获取的公民信息近1亿条。其中,老年人个人信息近千万条,且标价最贵。
据办案民警介绍,个人信息倒卖的价格是不同的,一般新的信息售价会更高。但在本案中,一条有关老年人的姓名、手机号码等数据,无论新旧价格都很贵。而嫌疑人购买老年人信息,主要是为了推销保健品。某一产品的成本可能仅有几十元,但推销给老年人时却能卖到成百上千元,嫌疑人可从中牟取暴利。
据福建省食药监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时下许多保健品经营者紧盯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往往以公益健康讲座、免费体检、赠送礼品为噱头,打出亲情牌、优惠牌、疗效牌等营销手段,进行小切口、大推广、强营销的虚假不实宣传,让老人不知不觉落入陷阱,盲目相信,不能自拔。
而在这些保健品中,犯罪嫌疑人推销的也不尽然都是假货,还有许多是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廉价产品。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开展保健品市场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城厢镇某社区一医疗器械经营部在开展养生讲座。推介过程中,“治病神器”“治病神药”等话语不停从推销员口中脱口而出,并以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验高电位物理治疗仪、送小礼品等方式,向40多位老人高价兜售高电位物理治疗仪和滋补保健食品,数百元的高电位治疗仪卖到9800元,一盒价值几十元的松花粉被卖到500元。
执法人员当场介入调查后发现,该经营部涉嫌未经许可销售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和虚假宣传疗效、高价诱导老年人购买产品,已涉嫌违法,执法人员依法对现场部分物品进行查扣,并通过释理说法戳穿推销员的虚假夸大宣传,把40多位老年人劝回家。
暴利 “三无”西药粉利润惊人
河北承德60多岁的李某患糖尿病已经10多年,在朋友的推荐下,他网购了降糖类保健品仁合胰宝,但却在服用后出现了不良反应。
经承德市食药监局检测,此药含国家禁止在保健品中添加的盐酸苯乙双胍、盐酸二甲双胍等西药成分,长期服用可导致乳酸酸中毒。而经调查,此前生产仁合胰宝的正规厂商早已停产,但仁合胰宝却在网络上被推销成“降糖神药”,在多个大型网购平台和微信朋友圈都能买到。
近日,这起案值高达12亿元的特大利用互联网制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系列重大案件的主要嫌疑人陆续被起诉。据承德市公安局食药支队副支队长张忠钰公开向媒体介绍,犯罪嫌疑人刘某某造假的包括仁合胰宝在内的32款保健品,都宣称是用中草药配制而成。然而据警方查证,所有32个外包装不同的产品,胶囊里的成分却都和仁合胰宝完全一样,实际上只是掺杂了化学药物苯乙双胍的稻糠粉,跟包装盒上标注的成分没有任何关系。
而驱使刘某某等人冒险制售假冒有害保健品的原因,则是因为有暴利可图。代加工窝点的刘某某接到张某的委托后,将造假成本不足5元一盒的“仁合胰宝”等有毒有害保健品,以12元左右的价格卖给张某;张某再以每盒40元左右的批发价卖给二级经销商程某;而程某拿到货物后,在电商平台上以每盒125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无独有偶,在湖北警方近期破获的一起跨省制售假保健品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王某以每25公斤1万元的价格,从武汉购买75公斤西地那非西药粉末,又从郑州菜市场购买来玉米粉,“几捧西地那非粉,加上几捧玉米粉倒在脸盆里,搅一搅,用胶囊一舀,盖上盖子”,一款保健品就“出炉”了,整个生产过程没有任何标准,西地那非放多少全靠估计。
据王某交代,用这种方式生产的“保健品”一盒成本只有几毛钱,但售价则可高达数十元。而在这些产品说明书中,“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可服用”也被标明,但对于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来说,西地那非使用不当或用量过大有可能会导致猝死。
违规 原料药处方药流入市场
分析各地警方公布的制售有毒有害保健品案情不难发现,这些有害保健品的生产原材料主要有两大源头。
一个是非法原料药假借“医药中间体”流入市场。据专业人士介绍,所谓医药中间体,其实是原料药的前身,属于化工产品?;痪浠八?,医药中间体不属于药品,普通化工企业无需取得药品生产资质即可生产,而原料药则必须取得相关药品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
在仁合胰宝制假案中,作为非法添加的原料药苯乙双胍本是禁止生产的药品,但刘某某却从山东曲阜的一家化工企业轻易买到。这家化工企业经营的是精细化工产品、医药中间体还有植物提取物,并不涉及原料药。
警方查扣该企业1.3万公斤白色结晶粉末后,将取样送检。经检测,该批结晶粉末含有苯乙双胍和二甲双胍成分,被定性为化学药品。因此,这家化工企业名义上是销售医药中间体,其实却是在销售非法原料药。
而非法保健品生产原材料的另一大来源,就是制假人利用药品销售部门的监管漏洞虚构身份,使大批处方药流入非法交易市场。
近日,浙江台州警方侦破一起特大制售假降糖保健食品案,摧毁了一个集原料采购、制作、包装、分级销售的全产业链犯罪团伙,涉案金额高达16亿元,而犯罪嫌疑人李某就是原材料供应商。
据了解,由于自己的家人多在医药公司工作,李某对药品原料供应市场上的一些“门道”也很熟悉。她明知去医药公司批发西药需要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等证件,但她仍在什么资质都没有的情况下,与河南一家有备案的药品销售公司联系,并使用对方寄来的相关证件复印件,轻易地从医药公司买到了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硝苯地平等大量西药,并将其贩卖给“下家”。最终,大量由淀粉稀释做成的西药粉摇身一变,成为了不同品牌的降糖保健食品销往全国。
今年3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打击食品生产销售违法犯罪的公告》,除了整治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傍名牌食品”“山寨食品”,也将整治重点放在了假冒保健品和明示或暗示预防治疗疾病的食品、保健食品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福建、辽宁、浙江等多地也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并取得阶段性进展。
去年8月以来,福建省共检查食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7576家次,发现问题企业91家;辽宁检查企业50327户,发现问题产品53批次,发现问题345个;浙江今年3月公布2017年保健食品监督抽检情况,对全省保健食品实际抽检1112批次,共检测到不合格保健食品8批次,不合格产品多涉及与使用问题原料有关。
理性 学会避开保健品“陷阱”
今年5月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重点行动的公告,宣布自今年5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重点行动,其中就包括重点查处直销领域的虚假宣传行为、保健品领域的虚假宣传行为。
据福建省消委会秘书长林江敏介绍,福建省的保健品消费纠纷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全省消委会所受理的涉及老年人最多的一类投诉。为此,福建省消委会还专门为中老年人开设消费教育讲座,帮助老年朋友远离养生误区,避开有害保健品和夸大药效保健品设下的“陷阱”。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在讲座中指出,是药三分毒,保健品通常是为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准备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正常人没有特殊需要最好不吃保健品,如果身体没有相应的需求而一股脑儿乱吃,摄入了超出生理需要的营养素,就可能出现过量、甚至中毒的情况。
针对有保健品购买需要的特殊人群来说,避免受骗也要遵循几个原则:对免费线下讲座多留个心眼,参加前不妨先查看讲座是否与全国或当地具备公信力的企业或单位进行合作;看清保健品是否具备质量标准、国药准字等相应资质,也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上查询保健品是否经过国家正规备案;在需要购买保健药物与器材时,最好先咨询一下成年儿女,或在儿女陪同下购买;遇到上门推销或糖衣炮弹时要学会拒绝,不要贪图小便宜;体检、就医、购买保健品要选择正规医院或药店,避免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此外,一旦发现受骗或服用保健品后出现不良反应,消费者要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时拨打12315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举报,或者留存证据向当地食药监部门反映,将有害保健品的波及区域控制在最小范围。
编辑:曾珂
关键词:保健“神药”骗走养老钱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