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扎紧暑期旅游的“安全带”
暑期旅游旺季开启,不少安全事故却牵动着人们的心:上月,一辆载有37名中国游客的巴士在加拿大发生交通事故,多人死伤;上周,泰国普吉岛附近海域游船倾覆,造成多名中国公民遇难……旅游胜地变成“夺命杀手”,为计划出行的游客敲响了安全警钟。
有人说:每个季节都能遇到最美的风景。入夏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提示游客“雨季出游多诗意,旅途风险要警惕”。的确,暑期出游高峰,往往与多种灾害、危险因素相互叠加。雨季来临,路面湿滑,易发生交通事故;山区、海滨等避暑地往往也是泥石流、滑坡和台风等灾害的多发地;高温潮湿时节,蚊虫滋生、食物容易变质,疫病、中毒风险增高……尤其需要加强防范。
这次普吉岛游船事故虽由极端天气引发,但船舶公司、境外“地接社”、国内旅行社和网络平台均难辞其咎。自由行不等于危险行,风险提示缺失、应急处置不当、安全监管漏洞,折射出一些商家趋利诿责的心态。这一现象并非孤例。此外,一些景区管理水平“做不到位”,硬件设施“跟不上趟”。排队、如厕、停车、垃圾等细节问题,最容易损害游客体验?!氨匮《鳌蓖瓴怀桑鲂曰竦取白匝《鳌备薮犹钙?。旅游需求“跑在前”,优质供给却“掉了队”,亟待旅游行业转型升级,监管、运营、中介各方发力,为出游保驾护航。
旅游安全并不是孤立的问题,只有从旅游观念的转变中才能找到答案。从俄罗斯世界杯“观赛团”,到东南亚海岛度假游;从高考毕业旅行,到银发养老旅游……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渐渐成为主流,“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进店购物”的踩点式旅游不再被看好?!笆澜缒敲创?,我想去看看”,旅游地图不断扩大;“异域有风味,我想多体验”,全域游、深度游成为大势所趋;“生活显平淡,我想找刺激”,高空、水上、潜水等高风险项目愈发受到青睐……旅游消费升级,不仅对服务体系形成挑战,也对地域城乡建设、社会治理乃至经济实力提出要求。
无论是旅游的季节性风险,还是行业的长期痛点,抑或新业态带来的挑战,均需以“绣花”的精细功夫来解决?!坝慰拖不妒裁淳吞峁┦裁?,不喜欢什么就改正什么。”全面提升旅游品质,需要交通、公安、气象乃至城建、广电等部门共下一盘棋,旅游与工业、农业、医药、文化等产业共做一桌席,才能营造移步换景、意味悠然的旅游生态。当菜市场、小吃店、加工厂成为景区,当居民成为地域文化的“移动招牌”,就不必为打造景点、申请5A而苦恼,“一眼望去都是人头”“节假高峰坐地起价”等现象也有望成为历史。
但归根结底,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如果说出行安全是1的话,风景、饮食、住宿、民族风情不过是后面的0?!盎龌汲;诤鑫ⅰ?,只有监管做到位、责任不留白,用严密的制度和扎实的行动扎紧旅游的“安全带”,才能把未知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但对于游客而言,那些为了自拍跨越栅栏、为了探险进入未开发景区、为了看正在喷发的火山罔顾警示的任性行为无异于“玩命”,靠贴心的服务、严密的监管难以确保无虞。唯有上好理性选择项目、培养安全意识、了解地方风俗、掌握自救技能、购买意外保险等必修课,莫到用时方恨少,方能让出游开心、舒心并且安心。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旅游 暑期 安全 扎紧 安全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