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佘惠敏:为科技人才“松绑加油”
作者:佘惠敏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这“三评”,关系到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干什么、谁来干、怎样干的重大问题,是众人瞩目的热点,也是改革瞄准的“痛点”。这个文件的发布实施,是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要通过改革,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这段讲话,赢得全场科技工作者的热烈掌声。
“三评”改革,核心任务是建立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的分类评价体系,坚决克服论文导向、灰色利益等突出问题,从制度上打掉说假话、浮夸之风,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意见》体现出本次“三评”改革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实”字为先,二是“公”字当头。
“实”字为先,是指本次改革坚持尊重规律,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将遵循科技人才发展和科研规律,科学设立评价目标、指标、方法,简化优化“三评”工作流程,为科研人员和机构减负;将聚焦“三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破除机制体制障碍,提高改革含金量和实效性。
“公”字当头,是指本次改革坚持分类评价,坚持客观公正。不论是人才、项目还是机构,分门别类地依据不同工作特点设置不同评价标准,显然是对过去“一刀切”式评价体系的拨乱反正,要客观、真实、准确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水平;从本次《意见》看,推行同行评价、引入国际评价,提高科技评价活动的公开性和开放性、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也是科技评价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大势所趋。
“三评”改革,改的是科技创新领域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与建设创新强国的目标相比,当前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一些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重大原创性成果和顶尖人才团队依然短缺,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依然有待优化……坚决推进“三评”改革,正是为了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为科技人才“松绑加油”,让“千里马”竞相奔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蒲Ъ际醮永疵挥邢窠裉煺庋羁逃跋熳殴仪巴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这样的变化,给我国科技工作者提出了重大的、全方位的历史责任?!叭馈备母镎俏巳梦夜萍脊ぷ髡吒玫赝瓿烧飧鲋卮罄肥姑?。
我们相信,本次“三评”改革能形成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科技评价机制,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佘惠敏)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评价 改革 人才 松绑加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