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融合种粮,培育粮食生产新动能
山西省永济市——
融合种粮,培育粮食生产新动能(农村经济观察)
正是秋粮抢种时节,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太吕村的种粮大户谢明生,忙活着给满院的农机具做检修。今年他迎来了又一个夏粮丰收的年景,1000多亩小麦颗粒归仓。种粮究竟划不划算?老谢的回答蛮有底气:“靠种粮我在城里买了两套房,还买了一辆轿车,今年的收成比往年还要好……”
近年来,作为山西省粮食主产区的永济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粮食种植条件,通过土地集中、农业保险、科技研发培育粮食生产新动能,多要素“融合种粮”,探索出了粮食增产、增效新模式。
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代替靠增加种植面积增收
“双抢”的每一天,永济市城北街道赵柏村村民寇秀琴和老伴都要来到村西的泵站,为村民们开闸计时。麦子收了,种秋粮需要浇水。别小看寇秀琴老两口小小的泵站管理员的身份,他们是庄稼的贴心人。这个泵站有一个响亮的名头:“永济市城北3镇22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3号泵站”,去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设计流量每小时480立方米,配备3套离心泵,可浇灌周边1600亩耕地。
过去,赵柏村一直为浇地发愁,村民迫不得已集资建了一个小泵站。去年,政府投资建设了新泵站,修了新渠,输水管直径也从10厘米增加到了15厘米。新泵站可浇灌面积更大,浇起地来更省时。浇地方便了,原来的撂荒地成了香饽饽。寇秀琴家今年承包了40亩地,全部种上了小麦。她说:“这水一到位,收成比往年都要好,每亩可增产二三百斤呢!”
新设施的完善和新技术的运用,正逐渐代替“增加种植面积”的传统增产模式。近年来,永济市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综合实施灌溉排水、土地平整、田间道路、排灌站修建、机井修复配套、节水管灌安装等工程,逐年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目前,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6.5万亩,占全市基本农田面积的60%?;∩枋┧降奶嵘?为农业机械化作业打好了基础,如今永济市旋耕、播种、收获全部实现机械化,施肥基本实现机械化,全市小麦、玉米的机械化作业程度分别达到85.96%和81.84%。
高标准农田建设快速推进,源于持续财政投入。10年来,永济市农业财政投入加上中央、省和运城市三级财政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的投入每年都在千万元以上。永济市财政局农财股股长孙艳艳说:“农业投入每年市里都列入财政预算,保证足额及时拨付。农业方面的投入绝对雷打不动!”
农业科技的植入,夯实了粮食增产的基础。永济市这些年大力推广小麦氮肥后移、玉米“一增四改”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多次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对粮农进行技术培训?;菇ㄉ韪刂柿考嗖獾?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通过“技术集成”提高粮食单产。作为山西省小麦主产区,永济市粮食种植面积近年一直维持在100万亩以上,曾多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荣誉称号。2017年,全市粮食种植总面积104.4万亩,总产量达4.2亿公斤。
永济市农委主任席永勤表示,纵向来看,永济粮食种植的面积有所减少,但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一直在增加,主要原因就是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运用。
探索旱涝保收新路子
“土地集中+农业保险”,代替“靠天”增效
对于种粮如何挣钱这个问题,种粮大户谢明生的回答是:“这要看种多少和怎么种。”他算了一笔种植账:“一年小麦、玉米种两茬,小麦的收入用来支付土地承包费。另外,一亩玉米能产1000斤,可以卖700块钱,投资差不多需要400块钱,能纯落300块。一亩落300块是不多,但我种了1000多亩,30多万就很可观了!”谢明生的账,算出了一个道理:种粮增效,适度规模种植是一条路子。
近年来,永济市推进土地流转,催生了一大批“种粮大户”。农业部门提供了这么一组数字:2017年,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18户,500亩以上的22户,1000亩以上的9户,1万亩以上的1户,50亩以上的粮食类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00家。
谢明生走的是规模经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路子,而开张镇杜村农民高作义选择的是另外一条道路。
经过多年探索,高作义成功研发出了无硒土壤的栽培技术和富硒生物液态肥,可以在不含硒的土壤中栽植出富硒农产品。他流转了400亩土地,办起了家庭农场,种植富硒作物。在农场的展厅里,小麦、玉米等各种富硒农产品琳琅满目,而且价格不菲。
高作义拿起一包500克装的面粉说:“这种富硒小麦面粉价格是8块钱一斤,而普通小麦面粉是1.5元到1.6元一斤,价格相差5倍以上?!比ツ?月到6月,高作义通过网络销售了500万元的富硒小麦面粉,纯利润超过百万元。在他的带动和技术扶持下,周边已发展了1400亩富硒小麦。发展功能型农业,提高粮食的附加值,已成为继规模经营之后粮食增效的新特点。
粮食种植需要“看天吃饭”,但其单产效益又覆盖不了设施农业的巨大投资,如何才能做到旱涝保收呢?永济市从2013年开始大力推广农业种植业保险试点,险种包括小麦保险和玉米保险。小麦和玉米每亩的保费分别为20元和25元,农户只需掏3元钱,剩余的全部由各级财政买单。政策激励下,农民入保积极性很高,全市粮食入保面积比例达到了90%。如今,全市提供农业保险的公司已有4家。2017年,永济市小麦承保面积34.83万亩,赔款281.81万元;玉米承保面积28.77万亩,赔款79.8万元。
增产增效还需爬坡过坎
“依托田地+跳出产业”,借“混合型经营”推进现代农业
几乎全是水浇地,土质条件较好,经过近年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永济市的粮食种植基础越来越好,但增产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永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胡朝霞说,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以后干什么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在这方面,永济市充分发挥当地外出开饭店人员较多这一优势,成立了餐饮协会,通过批量培训,引导村民掌握技术后外出务工。栲栳镇的正阳村90%以上的家庭都有人在外开饭店,村里的土地也几乎全部流转了出去。但这样通过三产解决一产矛盾的“正阳模式”,在其他没有外出务工传统或产业分流优势的村子,大面积推广还不容易。
高作义把增产的希望放在优良的种子上。他今年试种了40亩的“航麦2008”小麦,前段时间他给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打电话请求测产,结果亩产达1500斤,但永济稍好的地块亩产也能达到1100到1200斤,相对于增加的投资,这样的增产对农户的诱惑力并不大。高作义发愁的是,市场表现上,优种也不一定优价。胡朝霞说,目前市场上收购小麦基本上是“混收”,只根据有无霉变或含水量等标准定价,而不论种子的品质优劣。她希望,消费市场的细分能倒逼收购方式的转变。
这两天,重庆师范大学营养保健食品研究所正与永济市对接,准备开展有机小麦的种植合作。但耕地常年施用化肥,要种出有机小麦,必须先对土壤进行改造。初步预算,第一年每亩就需1000多元,这样的投资对于目前小麦的收益来讲,推广难度较大。席永勤说,正准备联系一些企业,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进行试点,成功后再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农户参与。但席永勤也担忧,就算试点成功,价格高昂的有机小麦注定很“小众”,占市场主流的普通小麦如何提高种植效益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种了十几年小麦的谢明生,最苦恼的就是农资涨价。小麦最低?;ぜ畚衷谝豢槎嘁坏?已经四五年了。在这期间,化肥、农药的涨价幅度都比较大。胡朝霞分析,农资涨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间环节太多,因为产品的特殊性,农户又不太敢信任网络销售渠道。目前,永济市正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农资厂家,削减中间环节。但目前,合作社情况也良莠不齐,全面推广尚需一个过程。
从种粮大户到农委技术人员,说到粮食种植都有说不完的希望,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多推一些像玉米“硬茬直播”技术,既能提高产量,还能节省成本;希望农药的安全性更高,同时也要保障产量的效果;希望农民尽快做好向职业农民转变的技术和观念准备,既精通种植过程中的环节,又具备农业工人的职业素养……
席永勤表示,“依托田地+跳出产业”,现代农业需要“混合型经营”。在种植条件、农技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实现粮食种植的持续增效,必须在更多手段的保障下,通过推动多产业、多要素的“融合”,现代农业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解世忠 陈永年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小麦 永济市 粮食 种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