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2018年京津冀“非遗进校园”活动在京举行
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1日电 紧跟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脚步,6月28日,“2018京津冀非遗进校园交流会暨海淀区非遗进校园成果展”在北京第二十中学举办。40多位非遗大师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精美手工艺品以及制作材料与师生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在非遗体验区,学生和来访嘉宾都可以亲自体验手工技艺的制作,在真实的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室外的非遗展区设有游艺体验区,邀请了北京市海淀区160余所中小学及天津、河北的部分学校参与,在非遗学习成果的交流中,拉近了京津冀地区学校之间的距离,使文化和教育更深入的融合。当天,海淀文化委与国家京剧院签约,今后,国家京剧院将把优秀的京剧资源引入海淀,让海淀的学生领略到更多京剧名师风采。
据了解,本次活动有三大亮点。在非遗特色课程展示方面,学校美术教师和非遗传承人共同教学,体现了文化和教育的融合;在遗进校园成果展方面,海淀区致力于“非遗进校园”工作短短四年中,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非遗的保护工作和进校园普及工作效果显著;在文化资源与教育资源大融合方面,在本次活动中,海淀区文委与海淀区教委签署了加强合作的框架协议,协议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将文化和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据介绍,自2007年首次开展进校园活动以来,海淀区非遗进校园活动日益壮大,非遗传承基地从最初的几所发展到目前的65所,已有包括50多个项目的传承人被请进中小学校园开展非遗教学、展演和展示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持续的学习中了解并逐步掌握了部分非遗项目技艺,全年受益中小学生近百万人次。在这个过程中,非遗所蕴含的深邃文化内涵深深触动了孩子们的内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他们叹为观止。
海淀区目前已经有130个非遗项目,包括30个市级非遗项目,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为贯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2018 年工作要点》(京教工[2018]3号)第四条第二十一款“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校非遗教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以及结合海淀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海淀区文化委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将海淀非遗保护工作推向了新高度。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非遗 活动 文化 海淀区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