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让信仰成就“思想常青树”
去世前半个月,仍坚持在病床上听学生通读论文稿,用尽全身力气逐字说明修改意见;弥留之际,一边插着吸氧管一边拉着学生的手,缓慢而坚定地留下人生遗言:“不忘初心”。著名中共党史学家、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郑德荣教授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引发广泛关注。
郑德荣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淡泊名利、潜心钻研,毕生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成为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史稿》《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著作,填补了学术空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郑德荣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把研究与教学融入生命、将个人融入时代,赢得了“红色理论家”“思想领域常青树”的美誉。
信仰蕴藏着巨大的力量。郑德荣的故事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正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郑德荣视学问为事业,视学术为生命,把学术创新作为不懈追求,以高深的学术造诣、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卓越的学术成就,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一面旗帜。正如他常说的,“离开严谨求实,不称其为科学;没有探索创新,不称其为研究。”当理想信念与科学追求相结合,一个人就能激发出超越自我、突破前人的精神动力。
有了坚定的信念,人生才能朝着目标执着远行。这是郑德荣等楷模留给后人的深刻启示。对于人文领域和基础理论研究来说,往往需要面对海量文献,离不开长时间的沉淀与打磨。马克思寓居英国,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大英博物馆里,前后耗费40余年心血,完成了鸿篇巨制《资本论》;鲁迅将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用在工作上,笔耕不辍,发出了那个时代最震撼人心的“呐喊”。今天,面对喧嚣与诱惑,我们更应守住内心的宁静,涵养一份“慢下来”的耐心,培育一种“沉进去”的专注?!安痪环构牵醯妹坊ㄆ吮窍恪?。真正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才能越来越接近真理的彼岸。
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有用之不尽的创新激情。郑德荣如此,像他一样献身事业的学者专家也是如此。为收集种子,植物学家钟扬忍受着剧烈高原反应攀登珠峰,创造了在海拔6200米完成植物采样的纪录;为尽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刚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为完善儒学研究的“基础设施”,国学大师汤一介于76岁高龄开始主持《儒藏》编纂工作,涵盖3500种文献、内容超过10亿字……以坚强的理想信念奠定基础,辅之以严谨的态度、探索的精神、不懈的追求,是求学问道的重要法宝,也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品质。
郑德荣曾说:“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国家?!毕裰5氯僖谎?,坚定信念、执着追求,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同心筑梦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就一定能成就更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郑德 德荣 信仰 研究 思想常青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