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浙江宁海:乡村振兴实现“绿富美”
大红树村,原先偏僻的高山“空心村”,引进2亿元民资打造“大红树文创智慧谷”华丽转身成“网红村”;双林村,从前苍蝇成堆的“脏乱差村”,蜕变成上海游客喜爱的“度假村”;许民村,用10年时间从集体经济薄弱的山顶小村蝶变成多个亿元大项目垂青的旅游村……这一个个“绿富美”村,是浙江省宁海县坚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在全民共建乡村振兴实践中结出的丰硕成果。
2003年以来,宁海县积极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目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动摇,探索形成一条“绿富美”的乡村振兴之路。2017年,宁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2亿元,财政收入90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10元,先后获得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美丽乡村示范县和国家级生态县等称号。
整治“脏乱差”
发力“美丽经济”
几年前,位于宁海县北部山区的西店镇拥有年产值超过7000万元的养殖产业,但这个产业也让一些村庄臭气弥漫,穿村而过的小溪边,堆积着厚厚的鸭粪。如果要恢复美丽乡村,全镇就得关停畜禽养殖,凫溪流域的养殖户面临两难选择。
西店镇党委在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建设中,没有把生态和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而是引导老百姓放弃坚守了20余年的“中国蛋鸭之乡”金字招牌,开展“五水共治”,还村庄最初美丽容颜。
“当时一听到要拆鸭棚,有些想不通,我28岁开始养鸭,别的什么也不会。那年52岁了,改行难呀!”西店镇石家村村民石世金曾担忧自己的出路。但镇政府送来了就业培训优惠政策,还召开专场招聘会,为畜禽关停养殖户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石世金在自己的鸭棚地上搞起了草莓种植,半年时间就有10多万元收入。他乐呵呵地说:“现在比养鸭好多了,村庄变美了,收入也增加了?!比缃?凫溪水清岸绿,对水质要求极高的宁海香鱼又游回了凫溪。
如今,“护一方山水”已是宁海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共识。全县结合浙江省部署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重大行动,投入40多亿元,整治244条垃圾河、黑臭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基本全覆盖,水环境质量处于全省前列,全年水质优良率和空气优良率都在90%以上,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6年实现宁波全市第一。
以业为根
壮大村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曾是宁海县发展短板。宁波全市112个薄弱村,宁海就有74个。为此,宁海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工程。
桑洲镇南岭村位于偏远的高山上,曾经一穷二白,只有一片“空心”老房子。2003年,南岭村村民抓住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一难得机遇,让曾经的“空心村”村容村貌脱胎换骨:拆除危旧房3000平方米,硬化道路3000平方米,建设排水设施1000余米,村庄及庭院绿化2500平方米,拆除露天粪坑220座,新建公厕6座。2011年起,村里办起“油菜花节”,春阳下明晃晃的油菜花,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去年3月份,村里走出去的博士生王瑶返乡创业,把“破旧老宅”发展成“美景古宅”,建成第一家精品农家乐“南山驿”,开业一年来,周末和节假日客房爆满,平时客房预订率在85%以上。有了好的榜样,南岭村一下子成了民宿抢滩的热门村,“楠山南”“桑里云烟”“花源里”等定位各异的精品民宿相继开业。现在南岭村每年的旅游收入超过200万元,直接带动土特产销售额2000万元。
数据显示,近3年,宁海乡村旅游人次年均增长23.8%,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截至目前,全县乡村民宿营业额已超亿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超过4.5亿元。
人才为本
筑基乡村振兴
梅林街道河洪村是宁海县有名的长寿村。这几年,他们通过旅游开发吸引了大量游客,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迅速提升。
其实就在5年前,河洪村还是当地有名的“落后村”,带来改变的带头人是村里走出去的企业家干云亚。5年前,她把企业交给丈夫打理,只身回到河洪村,主动请缨任村委会主任。不久,村庄接通了大水网,2万余平方米的村内道路完成硬化。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五树广场、二十四孝根雕馆、练武场、同乐园、添寿步道、文化礼堂等10余个旅游景点项目也是在不长的时间内逐一打造完成。2015年,以“长寿”为主题的首届宁海(梅林)长寿文化节开幕,3天吸引游客5万余人次。
宁海县委一班人认识到,乡村要振兴,关键在“领头羊”。除了引导像干云亚这样的企业家返乡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宁?;乖谀氏纫匀巡男问窖∨扇?66名优秀县管后备干部全脱产入驻软弱落后村、矛盾复杂村、建设重点村任“第一书记”。这些活跃在宁海田间地头的“第一书记”,已累计引进项目208个,争取帮扶资金2.42亿元。
如今,在宁海的山乡渔村,越来越多年轻人奋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雪野在力洋村文化礼堂建设全国首家儿童诗研究中心,为古村振兴注入新能量;大赖村外出创业能人组团投资1800万元筹建文化礼堂,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据统计,全县已有200余名在外乡贤回哺桑梓,成为当地乡村振兴重要力量。(经济日报记者 郁进东 通讯员 蒋 攀 陈云松)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乡村 宁海 振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