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进一步发挥好央企创新突破主力军作用
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发挥好关键技术领域创新突破主力军作用,重点把握三大原则。首先,要解放思想,发挥各种类型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其次,要牢固树立开放思维,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开放促发展;第三,要注重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不同优势,不断完善创新链协同体系
网络图
科技部、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建立特色鲜明、要素集聚、活力迸发的中央企业创新体系;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在若干重点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中央企业;取得一批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创新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兑饧坊构睦醒肫笠翟黾友蟹⑼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健全中央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将技术进步要求高的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纳入经营业绩考核。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力度,持续提高研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和研发平台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央企业拥有科技工作人员156.6万人、两院院士226名。2016年,中央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近4000亿元,同比增长3.93%,相当于全国研发经费的25.4%,研发经费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比2015年提高了0.02个百分点。在国家科技奖励中,中央企业获得科技奖项占获奖总数三分之一以上。中央企业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科技创新主力军。
当前,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中国必须要在“卡脖子”的关键领域有所突破,形成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创新技术体系;必须要在构建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方面有所突破,形成包括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创新应用等在内的完整创新链,并通过自主培育人才、吸引外脑、建立人才梯队等方式健全多层次人才体系,为创新链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推动中央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提升中国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力与话语权的必然要求。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部署的骨干力量,中央企业在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方面有着天然的责任与优势。
一方面,中央企业普遍分布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很大程度上引领着行业乃至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引导和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与其他企业相比,中央企业拥有更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较先进的技术水平和更丰富的科技资源。特别是中央企业中的一批科研和设计单位,是我国目前最宝贵、最重要的科技资源之一,在推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为了更好践行科技强国战略,还是为了做强做优国有资本,都必须培育、强化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并依托中央企业的人才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积累,着力建设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发平台和创新基地,尽快突破和掌握一批前瞻性、原创性、颠覆性的关键技术,引领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发挥好关键技术领域创新突破主力军作用,需要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具体来说,要重点把握三大原则。
首先,要解放思想,发挥各种类型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一方面,中央企业要用好财政资金,力争在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等方面取得关键优势,在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产业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突破;另一方面,要努力用好各种新型风险投资基金、创新基金及产业引导基金等,形成举全社会之力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牢固树立开放思维,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开放促发展。要发挥和强化中央企业在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突破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必须立足于构筑和推动对外开放的创新局面。与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相类似,创新链也存在分工。各国在不同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实力与积累不同,在创新链不同环节均有各自的核心优势与比较优势。因此,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不仅要“埋头赶路”,更要“抬头看路”,形成更广泛区域内的合作共赢。
第三,要注重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不同优势,不断完善创新链协同体系。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全面进入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必须激发全社会所有企业的力量,构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协同合作的创新共同体。一方面,在制约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创新、原始创新以及关键共性技术与创新方面,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的综合创新优势比较明显,因而要鼓励其集中攻关,全面进入事关我国长远发展大局的关键技术领域,夯实、强化和提升产业基础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推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集成创新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对市场高度敏感的特点,鼓励其全面进入和扩大投资,通过与国有企业构建起功能互补的产业链协同合作体系,促进中国在重点产业体系及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全面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在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事情。必须承认的是,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利润都是中央企业的主要考核指标,这也导致很多企业研发投入不高,意愿不强,步子迈得不够大。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要改变单一的、线形的考核体系,形成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沉下心来,把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究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坚定中央企业不断探索、突破的信心与决心,进一步发挥好其在创新突破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邓凌月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创新 企业 中央 关键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