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经常腹泻 推拿更好
广东省中医院按摩科主任 吴山 小儿推拿专科 陈红蕾 谢美凤
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多呈金黄色稀糊状,一般无明显臭味,每日排便2~4次。初生时可能次数多些,每天4~5次。如果小孩每日排便4~5次或更多,大便稀薄或如水样,那么,您家的孩子腹泻了!
中医认为,小儿本身脾胃虚弱,运化失调,或饮食不当,感受外邪时都有可能引起腹泻。腹泻时吃进去的药往往还没来得及被吸收,就很快“穿肠”而过。小儿推拿不需要通过胃肠吸收,能减轻这一时期脾胃的负担,同时也不受脾胃影响,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一般将腹泻分为伤食泻、湿热泻、寒湿泻和脾虚泻四种类型。遇上小儿腹泻,我们可以对照以下各个类型的特点,判断孩子的类型,并参考推荐方法进行治疗。
伤食泻
症状:暴饮暴食后,腹部胀满,一日腹泻数次,时有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溏稀,夹有食物残渣或奶块,气味酸臭,嗳气酸馊,舌苔厚,胃口不佳。
推拿处方:清胃经200次,运内八卦300次,清天河水200次,清大肠300次,清小肠200次,摩腹300次,推下七节骨200~300次,揉足三里200次。
湿热泻
症状:一日腹泻数次,泻下急迫如喷射状,稀水样便或有少许黏液,气味臭秽,常有发热,可伴有呕吐,时有腹痛,小便短黄,胃口不佳,舌红、苔厚腻偏黄。
推拿处方:清胃经200次,清补脾经300次,退六腑100~200次,清大肠300次,清小肠200次,摩腹300次,推下七节骨200~300次。
寒湿泻
症状:一日腹泻数次,稀水样便,可见泡沫,臭秽不明显,可伴有鼻塞、流涕等外感症状,小便清,不爱喝水,胃口不佳,可伴有呕吐,舌淡红、苔白腻。
推拿处方:揉外劳宫300次,推三关100~200次,清补大肠300次,清小肠200次,清补脾经300次,揉龟尾300次。
脾虚泻
症状:精神疲倦,脾虚貌,进食后腹泻,时轻时重,平时易腹胀腹痛,大便溏稀,色淡不臭,胃口欠佳,饮水不多。
推拿处方: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运内八卦200次,补肾经300次,捏脊6~10行,揉龟尾200次,揉足三里300次。
链接
腹泻类型“常变脸”
1. 乳糖不耐受及牛奶蛋白过敏是目前引起很多婴幼儿腹泻的原因,很让家长头疼。除了改用特殊奶粉喂养外,运用小儿推拿扶助脾胃功能也是很好的办法,能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吸收食物,逐渐恢复正常的消化功能。有的孩子改用特殊奶粉喂养后基本不腹泻,但消化功能仍比较差,偶有拉稀烂便者也可参考脾虚泻推拿处方随症加减使用。
2. 以上处方以2~4岁儿童为准,年龄小者酌情减量,年龄大者酌情加量。
3. 小儿腹泻的类型之间可能会互相转化,例如寒湿泻久了,也可能会变成脾虚泻,应注意及时更换适宜的治疗方法。
4. 若患儿腹泻情况严重,腹泻次数多,且出现精神不振,眼泪减少,眼眶或囟门下陷等脱水症状,请及时就诊。
推拿手法解析
开天门:两眉的中点至前发际正中线成一直线为天门穴。用两拇指自眉心向上交替直推至前额发际,称“开天门”。
推坎宫:从眉心至眉梢成一直线为坎宫穴,用两拇指从眉心向两侧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
揉太阳:眉后凹陷处为太阳穴。用指端揉动该穴,称“揉太阳”。
拿风池:在头部,枕骨下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中为风池穴。用拇指与食指分别作用于双侧风池穴中,做对称提拿动作,称“拿风池”。
下推天柱骨:沿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为天柱骨,用拇指指面或食指、中指指面自上而下直推,称“下推天柱骨”。
揉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为肺俞。用指端揉,称“揉肺俞”,用擦法称“擦肺俞”。
擦膻中: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为膻中。用手掌大鱼际(大拇指一侧)上下擦该处称“擦膻中”。
揉中脘: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为中脘。用指端揉该处称为“揉中脘”。
摩腹:小儿腹部,肚脐周围为腹。用手掌或并拢四指在该处做顺时针环形摩动称“摩腹”。
推脊:后背正中线大椎至龟尾成一直线为脊。由上向下直推称推脊。
揉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为肾俞。用指端揉该处称“揉肾俞?!?/p>
推下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骨尖端成一直线为七节骨。 在该处向下直推,称“推下七节骨”。
揉龟尾:臀部的尾椎骨处为龟尾。用指端揉该处称为“揉龟尾”。
揉板门与清板门:手掌大鱼际平面为板门。用拇指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揉按,称为“揉板门”;在该处从拇指指根至腕横纹上来回推动,称为“清板门”。
补脾经与清补脾经:拇指桡侧缘,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为脾经,在该处从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脾经”;在该处来回推动,称为“清补脾经”。
推小横纹:手掌面,第2~5指的掌指关节横纹处为小横纹,用拇指在该处左右推动,称为“推小横纹”。
揉掌小横纹: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为掌小横纹。用拇指或食指按揉该处,称为“揉掌小横纹”。
揉一窝风: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为一窝风,在该处按揉,称为“按揉一窝风”。
揉外劳宫: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在手背3、4掌骨之间近中点凹陷处为外劳宫,用指端揉该处称“揉外劳宫”。
揉二马:手背无名指和小指掌指关节后的凹陷中为二马,用指端按揉该处称“按揉二马”。
清天河水: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为天河水。从腕横纹起直推至肘横纹,称“清天河水”。
退六腑: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掌根成一直线为六腑,从肘关节单向直推至掌根,为“退六腑”。
推三关:前臂桡侧(外侧),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为三关,从桡侧腕横纹起单向直推至肘横纹处,称为“推三关”。
清胃经:大鱼际桡侧缘,赤白肉际处为胃经。在该处从掌根推向拇指根,称为“清胃经”。
清大肠经与补大肠经:食指桡侧缘,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线为大肠经。从虎口推向指尖,称为“清大肠经”;从指尖推向虎口,称为 “补大肠经”。
清肝经:食指末节螺纹面,或食指掌面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的位置为肝经。在该处从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也称为“平肝”。
清肺经: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或无名指掌面,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为肺经。在该处从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肺经”。
顺或逆运内八卦: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的2/3为半径画圆,八卦穴即在此圆圈上为内八卦。在患儿左手上,以施术者视角在该处顺时针方向作运法为顺运内八卦,以施术者视角在该处逆时针方向做运法为逆运内八卦,右手则相反。
补肾经:小指螺纹面或小指掌面,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为肾经。从指尖直推向指根,为“补肾经”。
清小肠:小指尺侧缘,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为小肠经。在该处从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小肠”。
按揉足三里: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1寸为足三里。 用指端按揉该处称“按揉足三里”。
揉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为丰隆。用指端揉该处称“揉丰隆”。
揉涌泉:足底面前中1/3交界处为涌泉。用指端揉该处称“揉涌泉”。
编辑:赵彦
关键词:经常腹泻 推拿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