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新闻办就“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根据中国政府网6月21日消息,国务院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具体工作由农业农村部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当天,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情况。
其中,有记者提问如果出现粮食欠收的情况,是否还会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潘显政回应称,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我国幅员辽阔,局部减产并不代表全国面上的情况。如果某些地方欠收,更要激发、振奋农民的精神夺丰收,在其他方面以丰补欠。通过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既可以提振信心,又可以为农民增收搭建一个平台。

图片来自国新办网站
韩长赋表示,近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设立一个节日,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审议,这是不多见的,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是一件蕴涵人民情怀的好事。

韩长赋 图片来自国新办网站
韩长赋称,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广大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央决定,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韩长赋称,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爸泄┟穹崾战凇弊魑桓鱿拭鞯奈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韩长赋表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农业农村部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批复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加强指导,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遵循“务实、开放、共享、简约”的原则,坚持农民主体、政府引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展示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国目前已经有很多的节日,为什么还要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这样的节日有什么样的特殊意义,谢谢。
韩长赋:“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不是一般的节日,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自身体会,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长期做“三农”工作,现在农民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我和大家一样为亿万农民感到高兴,内心也感到欣慰和自豪。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体会:
一是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能够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引起各个方面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和重视,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二是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给农民一个专属的节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展示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这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期待,满足了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是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可以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所以,设立这个节日,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还是从社会进步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我想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之后,大家会对这一点感受更深。
中新社记者:刚刚韩部长提到这个节日的设立意义特别重大,特别是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否请您具体谈一下,节日设立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韩长赋:这个问题很有意义,也说明你对这个问题很敏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国农民丰收节”确实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也就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设立的,它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呼应和促进体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可以激发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推进乡村振兴,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举办丰收节可以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投身进来,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办这个节,可以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中国农民丰收节”对农民兄弟是莫大鼓舞,在精神层面必将增强亿万农民振兴乡村的热情和信心。
第二,可以营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乡村振兴将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提供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丰收节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营造浓厚氛围。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在开局之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助于把各方面的力量、各方面的资源动员起来、聚集起来,有助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第三,可以满足农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乡村振兴五句话二十个字,生活富裕是根本。生活富裕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在精神层面。“中国农民丰收节”本身就很美好。办这个节也是农民美好生活的体现。通过这个载体,展示广大农民的劳动成果,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可以让全社会都感受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中国日报记者:我国南北农时季节差异较大,不同作物收获期各不相同,请问韩部长,为什么把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谢谢。
韩长赋: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丰收节和农事传统密切相关。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是撞了一个很好的日子,今天是夏至,夏至和秋分都是重要的时节,话农桑。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基于这样几点考虑:
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另外,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
从区域上看,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收获的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头。所以,我们兼顾南北方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便于城乡群众、农民群众参与,也利于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和农民的创造,具有鲜明的农事特点。
从民俗上看,我们国家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发展。
我们的先人非常智慧、非常了不起,总结的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丰六二一,下半年丰九二三。今年的秋分是9月23日,是星期天,而且连着中秋节,欢迎媒体朋友们、城乡居民,到乡村来望山看水忆乡愁,与农民兄弟一起共度丰收节,共享农家乐。
光明日报记者:谢谢主持人。据我了解,有很多专家曾经呼吁设立农业或农民方面的节日。现在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这个节日,请问韩部长,您认为设立这个节日有怎样的基础和条件?谢谢。
韩长赋:看来你一直很关心这个问题。确实如你所说,有人多次提出这个建议。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有45名人大代表提出设立丰收节的有关建议。所以,这个节日的设立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农业农村部对国内外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也广泛邀请了农业、文化、传媒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基层农民代表座谈研讨。大家普遍认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十分必要,而且实施的基础和条件已经成熟。你刚才讲有哪些基础和条件,我想至少有这么几点。
一是农事节庆有传统。我国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通过举办民俗表演、技能比赛、品尝美食等活动,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目前有13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节日,这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积累了经验。
二是各地有探索。这些年,很多地方根据节庆特点和假日节点,举办了具有当地特色、主题鲜明、和农事有关的节庆活动,也形成了一批民俗活动、观花赏景、采摘体验、农业嘉年华等知名品牌,很多朋友肯定都参加过,这也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探索了路子。
三是市场有需求。现在人均GDP已经接近9000美元,休闲观光大众化正成为常态,广大市民也有回归乡村,参与农事体验、品味农村情调的需求和田园梦想,这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四是发展有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持续增收,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12000亿斤水平,农业现代化在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农村改革、结构调整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可以说有巨大变化,农村社会保持长期稳定。这些都为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外,世界上也有很多国家在农产品收获以后,会举办农事节日活动。比如波兰的丰收节、美国的感恩节,葡萄牙的农业节,俄罗斯的农田日,巴西也有这种丰收之后狂欢的节日,这也为我们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提供了借鉴。
当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最多、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农事品类最全,所以我相信,中国农民丰收节一定会办成世界上最有特色、最有人气、最为丰富、最有影响的农民节日、丰收节日。谢谢。
中评社记者:两个问题,今年首次庆?!爸泄┟穹崾战凇?,请问这次庆祝有没有计划组织一些新的庆祝活动?第二个问题,现在中美贸易摩擦升温,请问这对我国农产品和农业有什么影响?如何缓解这样的压力?
韩长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全国性的广大农民参与的节日。所以,这个节日一定是很隆重的、很丰富的,在全国层面也会举办一些活动,但更多的是在地方,发挥地方的创造性。各个地方有自己的农事特点,无论是农耕生产方式还是农产品品类,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不会全国统一搞很多的规定动作,主要是让各个地方、让广大农民来创造。中国农民的创造力是非常强的,家庭承包、乡镇企业、进城打工等等,都是农民的创造。你问将来会组织哪些活动,农业农村部会牵头组成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进行顶层设计,同时发挥地方创造。相信各地方的活动会各有特色、异彩纷呈。
关于你说的中美贸易摩擦,我想说两句。关于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我国外交部、商务部已经明确表明了中方立场和态度。农业农村部完全赞同,我们不想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贸易战。
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全媒体记者:听到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消息,我们很振奋,我想这个节日将承载亿万中国农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众多期盼。请问韩部长,如果出现粮食欠收的情况,是否还会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谢谢。
韩长赋: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因为国家大,这种情况肯定会发生,我回答几个问题了,这个问题请我部新闻发言人回答。
潘显政:谢谢你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尤其是通过持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目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的水平,这是农业的基本面。
当然,我们国家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在部分地区、在部分时候可能会出现减产或者欠收的情况。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我国幅员辽阔,局部减产并不代表全国面上的情况。如果某些地方欠收,更要激发、振奋农民的精神夺丰收,在其他方面以丰补欠。通过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既可以提振信心,又可以为农民增收搭建一个平台。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国农民丰收节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