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跨越千里的远行——西藏首批高海拔地区群众生态搬迁实录
新华社拉萨6月20日电 题:跨越千里的远行——西藏首批高海拔地区群众生态搬迁实录
新华社记者 张京品
位于藏北高原那曲市尼玛县的荣玛乡,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自然条件恶劣,脱贫难度大。近日,当地牧民跨越上千公里,从藏北高原南迁至拉萨。离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住进了新家园,开启了新生活,也为野生动物腾出了新天地。
他们,作为西藏首批搬离高海拔地区的群众,书写了一段新的人类迁徙传奇。
满满的行囊
装运行李的前一天,仁增专门回了趟家,拿起挂在墙上的鞭子。他给家人说,临走前,再放一次羊。
17日,仁增一家将离开藏北草原,迁往千里之外拉萨近郊的新居。
蓝天白云下,落日余晖时,湖光山色间,仁增身着皮袄,头戴狐狸皮帽,赶着羊群回家。
仁增说:“牛羊是我们祖祖辈辈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和牛羊打了40多年交道,要离开了,真有点不舍?!?/p>
仁增的家在那曲市尼玛县荣玛乡加玲加东村一个放牧点。房前是波光粼粼的岗当湖,远处的玛依雪山倒映在湖中,让仁增的土坯房显得有些失色。
一台14寸的电视机,一台电打酥油机,是家里仅有的电器。每天到附近的小河里打四次水,冬天结冰时,走到更远的地方打水。打电话、发微信,需要骑摩托车30公里到乡上。理发靠家人互相剪。
对于49岁的仁增来说,告别这样的生活,是他曾经长期难以企及的梦想。
仁增的梦想,是荣玛乡群众共同的梦想,因为这里和现代生活显得相距遥远:乡小学只有一至三年级,拉萨几毛钱一枚的鸡蛋,荣玛卖2元一枚,全乡没有一家蔬菜店,人均寿命不足60岁。
荣玛乡高寒缺氧,冬天大风肆虐。乡干部开玩笑说:“这里应该是属于野生动物的,不适宜人类生存。”
荣玛乡辖加玲加东村和藏曲村两个行政村,分别距拉萨市1197公里、1247公里,共有262户、11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323人,脱贫难度大。
去年6月,一份征求意见表送到了仁增家里:是否愿意搬迁到拉萨。
当年4月,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通过《西藏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试点方案》,确定荣玛乡作为全区首个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试点。
羊群怎么办?到拉萨生活怎么办?因为这些疑虑,仁增当时并没有按下同意搬迁的手印。
过了些时日,乡干部又来到他家,讲清楚了搬迁政策:政府帮忙盖好房子,牲畜可以继续放,孩子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老人可以享受更好的医疗保障。
没有了后顾之忧,仁增和全家人讨论后,按下了同意搬迁的红手印。
15日,是装运行李的日子。
10时许,加玲加东村前,一辆辆大货车停在路边。储物柜、床、粮食……装完最后的卡垫,仁增擦了擦汗,消瘦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他说:“终于能离开这个地方了?!?/p>
归还的大自然
荣玛乡向北约50公里,曾是占堆家的草场。
早年,为了方便放牧,他花费上万元,用铁丝搭建起数千米网围栏,围起一万亩草场。
这片草场是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迁徙活动的重要区域。野生动物?;ぴ毖猜呤痹⑾?,有的藏羚羊被网围栏挂住而受伤。
搬迁,给拆除网围栏创造了条件。
占堆说:“这片草场原本就属于野生动物,现在我们离开了,也该还给它们了?!?/p>
荣玛地处的羌塘国家级自然?;で?,被誉为“野生动物的乐园”,而生态系统极为脆弱。
如何正确处理生态?;び敫幻窭竦墓叵担晌谠谖鞑刈灾吻澄⒄媲暗囊坏滥烟?,生态搬迁成为一种探索。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江白说:“搬迁是为了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解决好‘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进而?;ど肪场!?/p>
15日,尼玛县林业部门人员用钳子、铁棒等工具,将1米多高的网围栏拆除并收纳装车运走。
尼玛县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副局长德青伦珠说:“网围栏拆除后,将给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腾出更大的迁徙活动空间,给野生动物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p>
记者了解到,荣玛乡群众全部迁出后,将逐步腾退467.79万公顷土地,其中草场面积17.82万公顷。
为了解决人走后牛羊怎么办的问题,荣玛乡将成立专业合作组织,迁出群众以草场、牛羊等入股,由青壮年留守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推进“飞地经济”发展,年底为群众分红。
经过商议,仁增和妻子、儿子先搬到拉萨,女儿、女婿等人留下来放牧。
据了解,此次搬迁荣玛乡共有570人到拉萨新居。
仁增说:“这是个不错的办法,我们住到条件好的拉萨,牛羊也能继续为我们提供收入。女儿女婿想到拉萨时,可以把牛羊交给合作社管理?!?/p>
千里的远行
这次远行,虽然艰辛,却令人神往。
16日9时30分,荣玛乡一块大坝子上,31辆大货车整齐列队,上百名群众身着盛装。
随着车队缓缓驶出,仁增和其他群众挥舞双手,口中喊着“次仁、次仁(平安,平安)”,目送行李出发。
而在200公里外的尼玛县完全小学,一场离别情正在上演,老师们为即将到拉萨上学的57名荣玛籍学生献上哈达。
仁增的儿子石秀欧珠在这里就读四年级,班主任南卓说:“孩子们到拉萨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我真心为他们高兴。”
傍晚时分,一场小雨从天而降。雨过天晴,一道彩虹挂在加玲加东村前,11辆大巴驶入荣玛乡政府大院。
仁增和其他搬迁群众在乡干部的召唤下,确认各自明天将要乘坐的车辆编号。
17日6时许,天还是一片漆黑,大巴车队载着搬迁群众启程前往拉萨。
在大巴上,记者和仁增攀谈起来。他伸出变形的手指说:“我有严重的痛风,乡里、县里都看不了,搬到拉萨后,看病就方便了?!?/p>
仁增的妻子嘎玛德措身怀六甲,已近临盆,尼玛县安排医护车和医护人员全程护送。
即将再次当爸爸的仁增,显得很高兴。在此之前,因为自然环境恶劣,医疗条件较差,他先后有6个孩子夭折。仁增说:“拉萨的医疗条件好,相信这次孩子一定平安健康。”
新生活的憧憬
翻越一道道山梁,穿过广袤辽阔的草原,绕过一个个湛蓝的湖泊。经过两天跨越上千公里的驰骋,18日15时30分,车队驶入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乡嘎冲村搬迁点。
古荣乡干部群众跳起牦牛舞,端着青稞酒和象征五谷丰登的切玛盒,向来自远方的客人献上洁白的哈达。
嘎冲村海拔约3800米,距拉萨市区27公里,毗邻109国道,靠近堆龙德庆区工业园。这里环境宜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记者看到,一栋栋藏式民居有序排列,“生态搬迁造福高海拔群众 乔迁牧民衷心感谢共产党”“热烈欢迎尼玛县学生入住古荣乡中心小学”等汉藏双语横幅高悬。
据介绍,嘎冲村搬迁点工程总投资2.26亿多元,建设内容包括住宅、幼儿园、村委会综合楼等。
如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干、能致富,是政府部门考虑的重点。据拉萨市副市长王国臣介绍,当地政府已经为搬迁群众预留了500亩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用地,同时已协调220个就业岗位。
古荣乡党委书记加央边久按照名单召唤村民领取“房票”。
根据家庭人数多少,每个家庭可分到80至180平方米大小不等的户型。房子按人均6万元标准建设,普通家庭每人仅需承担10%,即6000元,贫困户可免费入住。
仁增分到的是一栋150平方米的房子,房前悬挂着五星红旗。
进入新家,石秀欧珠楼上楼下跑个不停,仁增打开自来水管洗了把脸,又仰起头喝了一口。明天,他将带着石秀欧珠到古荣乡小学报到。很快,他将在拉萨迎来新的宝宝,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仁增说:“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让我们告别了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在海拔低的地方有了新家。我准备给新宝宝取个好名字,来铭记这次远行?!?/p>
西藏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宗嘎说:“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是贯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建设美丽西藏、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生动实践,对于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仁增 搬迁 群众 拉萨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