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弘扬企业家精神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我们要立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大力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完善相关制度环境,更好调动广大企业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资料图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相关政策体制的调整、改革和完善,也涉及消费理念、社会文化等深层次的更新与转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消费者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但其中比较关键的主体和要素,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是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和一项关键举措。
企业家精神与高质量发展要求高度一致
什么是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不同学者可能会给出不同的总结和概括?!吨泄仓醒?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将其归纳为36个字,即“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如果进一步概括提炼的话,我认为以下5个词10个字可以构成企业家精神最为核心的要素,那就是“创新、实干、坚韧、卓越、担当”。
第一是“创新”。“创新”被认为是企业家的灵魂。企业家天生就是那些善于创新、不走老路的人。而且,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更重要的是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模式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等。第二是“实干”。“实干”也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企业家必然是那些善于创新、新点子多的人,但新点子多的人不一定都是企业家。二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企业家是那些既有新想法、新点子,还善于付诸实施的人。这就要求企业家除了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执行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第三是“坚韧”。创业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可以想象和难以想象的挫折、风险和挑战,没有超常的拼搏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是很难最终取得成功的。第四是“卓越”。企业家不会是那种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的人,而应该是永远追求最优、最强、最大、最好的人,这种追求不仅表现在数量和规模上,也表现在质量、品牌、效益和竞争力上。第五是“担当”。企业家应该是有情怀、有追求、敢于担当的人,在搞好经营的同时,要时刻想着对国家、对社会、对环境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并努力作出贡献。
那么,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呢?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概括。我认为,如果从发展的最本质要求出发,主要应从“效率、公平性、可持续性”三个维度进行界定。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同时满足或兼顾好“高效、公平、可持续”这三个方面的要求,那么这样的发展就是高质量的发展。
所谓高效,就是指经济具有较强的增长动力,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收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着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而这一点,如上所述,正是企业家精神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不断创新、崇尚实干。所谓公平,就是指不仅要把馅饼做大,还要把馅饼分好,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但企业和企业家精神的作用也很重要。企业家精神中的“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就包括关心员工利益、改善就业状况、注重社会责任,等等,与坚持共享发展的目标是相通的。所谓绿色可持续,就是指发展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且要逐步修复和改善过去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企业家精神更是密切相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是企业家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可以说,企业家精神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高度一致、高度相通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体
推动高质量发展,无疑需要政府制定合适的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需要科技人员进行创新,需要良好的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提供资金支持,需要具有较强购买力和理性消费理念的消费者,等等,但所有这些因素要能够发挥作用、成为现实的生产力,都需要通过企业家这个环节进行整合。企业家寻求商机和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根据现实供求条件和政策环境进行资源整合和价值创造的过程。进一步看,企业家进行创新和资源整合,并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现实,它不仅能够在现有的资源、政策和体制环境下进行创业,同时还会通过其创新创业行为影响和引导各类要素升级和改进,从而对整个经济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作为一种人力资源,企业家才能和企业家精神存在于社会人群当中,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各个角落。当环境和条件不具备时,它就无用武之地,只能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只有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它才能被激发出来,才能变成现实的资源。比如,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和成长,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根本的一点就是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家有了用武之地。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企业家才能和企业家精神,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制度和环境的产物。不难想象,如果产权不能得到有效?;?就不可能有长远的恒心与坚守;如果靠批条子拉关系争取优惠政策就能够轻易获利或获得竞争优势,谁还会愿意踏踏实实地苦干;如果靠投机炒作玩虚的来钱那么快,谁还会愿意踏踏实实搞实体经济。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否认企业家精神的优秀内涵,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也离不开企业家自身的定力和坚守,优秀的企业家之所以被尊重,正因其“创新者”与“实干家”的角色。但从体制和政策来讲,我们应当努力创造正向激励的环境,让那些真正按照企业家精神办事的人能够赚钱、能够获利。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通过创造适宜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和成效。从大的方面讲,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有利于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环境。但是从进一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标准来看,我国在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政策进一步改进。
完善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制度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完善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着力?;げāRし⒑秃胙锲笠导揖?首先得让企业家有良好和稳定的预期,而良好稳定预期的形成,首要取决于对产权的有效?;ぁH绻ǖ貌坏接行П;?很难想象企业家能够有较强的创新和创业动力。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げㄊ羌岢稚缁嶂饕寤揪弥贫鹊谋厝灰?。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产权保护,出台了一系列产权?;さ恼?提出新时期加强产权保护要坚持“平等?;ぁ⑷姹;ぁ⒁婪ū;?、共同参与、标本兼治”五个原则,并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提出了加强产权?;さ拇胧?使得全社会产权?;ひ馐恫欢显銮?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大。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产权保护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侵犯产权的事件仍不时发生,这不仅严重影响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也严重影响企业家的良好预期和企业家精神的充分发挥。下一步,必须针对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更好完善产权?;ぶ贫?织密产权保护屏障。
第二,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企业家的经营自主权。经营自主权是企业家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没有经营自主权,企业家的作用就无从谈起,更不可能激发出企业家精神。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情况下,这一点尤其重要。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完善质量、安全、环保标准等对产业升级提出要求,也可以通过政策激励引导产业升级的方向,但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制标准的前提下,关于什么产能是过剩产能、什么企业是僵尸企业、如何淘汰如何升级等等问题,都应当由市场决定、由企业家作出判断,政府不应过多干预,更不能越俎代庖。另外,在企业内部管理、人事任免、薪酬激励等方面,也要充分尊重企业家的自主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第三,要着力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じ髦炙兄凭貌ê秃戏ɡ?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能否真正构建起各类经济成分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的环境,对于企业家精神的激发和弘扬可以说至关重要。公平竞争,既包括在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实行公平竞争,也包括在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等需求侧方面实行公平竞争;既包括在政府税费等方面的公平,也包括在奖励扶持等方面的公平,等等。如果这些方面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就会激励企业家通过加大创新投入、提升管理质量等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从而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环。
第四,要着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大力弘扬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更好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要创造一个优质优价、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这需要政府从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严格执行相应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严格处罚。二是要加强对相关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公信力,使其充分发挥在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使高质量的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三是对于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要加大打击和处罚的力度,不能让违规者有机可乘。
第五,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也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政府服务,降低企业办事成本,还要通过改革和强化竞争,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和能源、资金等要素成本;既要进一步加大对共性技术、基础材料研发以及人力资源培训等的支持力度,完善促进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又要及时建立和完善与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相关的监管法律和政策,为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既要完善宏观调控,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又要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舆论环境。如果这些方面政策到位了、环境改善了,就会极大地扩展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空间,也就能够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从而更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张军扩)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企业家 精神 发展 高质量 创新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