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执一事,终一世——记高原铁路“探路者”刘争平
新华社拉萨6月13日电(记者张京品、王军)一生执着于一条线——青藏铁路,专注于一件事——研究冻土,这就是刘争平!
刘争平今年47岁,1993年从西安科技大学毕业后到兰州工作,成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科研人员,从此与铁路结缘。
青藏铁路是新世纪国家重点工程。2000年,刘争平走上高原,成为青藏铁路的“探路者”。
困扰青藏铁路建设最大技术难题是高原冻土?!岸惩潦呛斜母髦盅沂屯寥溃芄こ痰挠跋?,极易产生融化下沉?!绷跽剿?,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要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如何保证修建中冻土不融沉、路基保持稳定,被西方铁路界认为是“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
从2000年到2001年,刘争平和同事迎冰雪,蹚河水,战黄沙,努力获取准确的冻土数据。
“最难受的是在五道梁兵站过夜,半夜经常被冻醒、缺氧憋醒,成宿成宿睡不着,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但想着冻土研究事关青藏铁路的建设,熬一熬,就坚持下来了。”刘争平回忆。
他的搭档胡涛告诉记者,五道梁海拔约4700米,到五道梁的第二天,刘争平在洗碗的时候就晕了过去,大家劝他下山“缓一缓”,但他坚持不下山。
靠着这份坚持,刘争平和他的团队经过艰苦的现场调查,获取了12万组数据,组织完成了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区800多个地温观测孔的测试工作,绘制了国内首张1:200000大比例尺的《青藏铁路冻土地温分区图》,创新形成世界领先的整套冻土综合勘察技术,编制完成冻土工程技术的“中国标准”,为青藏铁路建成世界一流高原冻土铁路铸就“定海神针”。
2008年,凭借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多年冻土的技术处理措施”的研究成果,刘争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奋斗没有终点。青藏铁路刚建成通车,其延伸段——拉日铁路就进入勘察设计阶段,刘争平继续为高原铁路“探路”。
拉日铁路是我国目前穿越地热区间最长、区间地热温度最高的铁路,铁路经过地热段长约47公里,探明最高热泉温度达88℃。
2010年拉日铁路定测期间,刘争平每月至少要跑5趟,行程近3万公里,主持绘制了我国第一张雅鲁藏布江峡谷区1:10000地温点分布图,为铁路选线、工点布置提供了最直观的依据。
在青藏高原的18年里,刘争平累计行程超过11万公里,用自己艰辛而坚定的足迹,换来宝贵的冻土数据,让高原铁路不断向前延伸。
执一事,终一世。今年年初,刘争平获得首届“藏地工匠”光荣称号。他说:“人这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就够了?!?/p>
编辑:秦云
关键词:青藏铁路 刘争平 高原铁路
 
       
 

 球迷风暴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