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脱贫攻坚冲刺 不让一人掉队——两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见闻
新华社贵阳6月9日电题:脱贫攻坚冲刺 不让一人掉队——两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见闻
新华社记者汪军、范世辉
60岁的冯运凤一天能挣80元工资,她多少还是有些想不到。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种了一辈子苞谷、谷子,哪想到在家门口还能上班当工人嘛!
冯运凤的家在贵州省石阡县国荣乡新阳村,这里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随着当地扶贫产业的发展,同冯运凤年纪一般的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
“一天下地8小时,到手工资80元,加班算15元一个小时。”冯运凤向记者介绍。随着家中3亩地流转给一家花卉苗木公司,她就有了两份收入,一是土地租金,一是务工收入。
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国荣乡被列入贵州20个极贫乡镇,全乡1.5万余人,目前还有1956人未脱贫。石阡县委常委、国荣乡党委书记龚朝清介绍,当地于2017年引进知名的园林企业,流转3000亩土地建设生态产业园,截至目前,已在1200亩核心区种下海棠、金丝楠木等多个品种共计4.2万株植物。
37岁的李德银是新阳村的贫困户,今年2月到产业园上班。由于勤奋好学,加上过去有一点技术积累,他如今成了这里的技术管理人员。他说,月工资有4000多元,感觉日子有奔头。今年以来,产业园平均每天有100多位村民务工。家门口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国荣乡今年计划脱贫1678人。
在石阡县甘溪仡佬族侗族乡泥山村,任永珍是因学致贫的贫困户。记者走进家中发现,房屋已经改造一新。驻村第一书记蒲天举介绍,下一步通过硬化路建设、生猪养殖等扶贫路径,彻底改变2017年以前村民没有任何产业的面貌。
这些变化只是石阡县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其中凝聚了各个定点帮扶单位的苦干实干。与石阡县远隔千里的河北省新河县,近年来也在定点帮扶单位的努力帮扶下,扶贫产业逐步壮大起来。
记者深入新河县采访了解到,该县集中覆盖申庄、寻寨等15个贫困村的扶贫产业园区,园区内现已形成红枣、葡萄、甜瓜等十大特色产业。同时,还发展了黄韭、苗木等18个特色产业片区,扶贫产业实现了点面结合的良好态势。
后沙洼村多年来就有种植瓜果蔬菜的传统,但都是各家各户零散种植,规模始终不大。为破解致富难题,该村立足村民熟谙瓜果蔬菜种植管理技术的优势,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土地640亩,投资1600多万元。如今,这个曾经全县闻名的后进村、贫困村已成了先进村、富裕村,全村370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刘秋口村68岁村民刘守信家里有20亩地,老两口过去靠种地为生?!俺酥肿?、肥料、农药的成本,一亩地一年纯收入只有两三百元。”刘守信说。村里的合作社把全部耕作都承担起来,并组织统一销售,比过去每亩能多收500元,再加上不用去地里干活,打点零工又能多一份收入。
刘秋口村对托管土地统一管理的运鸿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刘志民介绍,群众对土地托管的积极性很高。目前,正谋划石磨面粉这个新项目,集中培育无公害小麦,经过石磨碾压,生产出最天然的面粉,打造属于刘秋口村的品牌。
编辑:秦云
关键词:脱贫攻坚 深度贫困县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