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经常腹痛不吃饭!你的孩子是不是得了慢性胃炎
酷夏到来,孩子们都喜欢吃冰淇淋、喝冷饮消暑,但是这样吃很容易导致小儿肠胃病的高发。近日,羊城晚报《健康周刊》联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举办了“呵护脾胃,健康成长”的科普讲座,知名专家余德钊、范明主任中医师为现场读者详细分析了小儿胃口差、腹痛、腹胀的原因,并且给家长们介绍超实用的小儿脾胃养护方法,家长们纷纷表示终于找到孩子肠胃虚弱的根源,受益匪浅。
反复上腹痛、胃口差
往往是慢性胃炎惹的祸
在夏季,不少孩子总是食欲不佳,有时还会说自己肚子痛。家长则总以为是零食吃多了或者吃了冷饮的原因,所以老是责怪孩子管不住自己的嘴,时常被忌口,不给吃这不给吃那。
可是即便很严格地注意饮食和忌口,有的孩子吃饭的时候仍然会出现腹痛(上腹部或者肚脐周围为主)的症状,甚至还会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让家长十分苦恼,常抱怨自家的孩子太难养,不仅吃不好饭,就连脸色也发白、精神倦怠,体格消瘦,生长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的孩子。
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儿科主任余德钊的门诊,他也经常遇到胃肠问题的孩子。余德钊在本次讲座上就说在夏季儿童肠胃病就诊比例占到儿科门诊的三成左右。这其中不少是患有慢性胃炎的孩子。
儿童也会有慢性胃炎?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胃炎、胃溃疡与儿童无关,其实不然,儿童慢性胃炎的比例并不低,由于初始症状较轻,不易引起家长重视,等到症状严重,甚至影响到生长发育时,家长才会考虑就诊。
余德钊介绍,慢性胃炎的孩子?;岢鱿址锤捶⒆魃细共坎皇?、不规律的上腹部或脐周为主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泛酸嗳气、食欲减退、晨起口气臭秽、口苦、神疲倦怠、消瘦、大便秘结或腹泻等症状,还有一部分患儿也会无任何临床症状。
有一项8892例的慢性胃炎患者全国多中心研究显示,13.1%的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的患者表现依次为上腹痛(52.9%)、腹胀(48%)、餐后饱胀(14.3%)和早饱感(12.7%)。有近1/3的患者有上述两个症状共存,与消化不良的症状相似。
正因为儿童的慢性胃炎与消化不良有相似之处,如何辨别这两者的区别呢?余德钊说,如果孩子出现反复腹痛、消化不良甚至腹泻呕吐的症状,那就要小心孩子是否患上慢性胃炎了。
Hp感染是主因
儿童的感染多来自家庭人员
慢性胃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主要致病原因之一。Hp主要经口口、粪口、胃口途径从人到人传播。也就是说Hp的传播范围很广泛,唾液、粪便、呕吐物等都是它的传播途径。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病科范明主任指出,因为家庭成员的饮食起居都聚集在一起,所以很容易一家人都感染Hp。如果家庭成员中一人出现感染Hp或者慢性胃炎的病症,在共餐的情况下,其他家庭成员也容易感染,比如老人家与孩子一起吃饭,往往是我一口、你一口喂饭。有时老人家时不时还自己尝一尝咸淡或冷热,再喂给孩子吃。这种喂饭的方式最容易把Hp传给儿童。
目前,统计显示我国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占50%左右。有研究表明,卫生条件差的集体生活儿童中Hp感染率可高达64.39%,孩子的Hp感染多来自年长的家庭成员。家庭人口越多,HP感染率越高,经济条件越好和文化程度越高,Hp感染率越低。
另外,余德钊还指出,风寒、湿热邪气入侵,饮食不节会酿生湿热,困阻脾胃;而情志不畅,肝失疏泄也会使健运失职,升降失调,这些都是造成小儿慢性胃炎的因素。具体一点讲,像冰冻的饮料以及上火煎炸食物或者暴饮暴食都会导致孩子的脾胃受损;同时一些负面情绪,经常发脾气的孩子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另外,有些小儿先天脾胃虚弱,消化能力差,饮食上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慢性胃炎。
中西结合对症治疗
生活调理也很关键
对于小儿慢性胃炎的治疗,主要是去除病因、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组织。一般来说,一旦证实为Hp阳性的慢性胃炎,无论有无症状和并发症,都应进行Hp根除治疗。
晓轩今年6岁,近两年来厌食不爱吃饭,身高体重都比同龄儿童低,一家人特别着急,带着孩子四处就医后,效果却不是很好。一个月前到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科门诊就诊后,吹气实验发现孩子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阳性(++),采用标准三联根治治疗半月后,孩子的食欲明显改善。停药1月后复查转阴,且体重也增长了两斤。
余德钊说,标准三联方案目前仍是儿童根治Hp的最常选用的一线方案,是在质子泵抑制剂基础上加两种抗生素:有两个方案: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PPI+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时间视患儿的恢复状况,一般为一两周。
如果采用中医治疗,则讲究针对患儿体质症状,对症下药。余德钊认为,慢性胃炎可分为五大类型,需要辨证论治。
(1)寒邪犯胃
主要病因:寒冷伤胃。
主要症状:胃腹部遇冷就会痛,遇温疼痛就会缓解。食欲差,大便烂,舌苔薄,舌淡红,苔白。
治疗: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主方:良附丸合藿香正气散加减(高良姜、香附、藿香、木香、苏叶、厚朴、白术、茯苓、陈皮、甘草)。
(2)食滞胃肠
主要病因:饮食无节。
主要症状:胃腹部胀,一按就痛。进食后疼痛加剧,嗳酸、口气臭、大便也酸臭。舌红苔腻。
治疗:消食导滞,行气止痛。
主方:保和丸或消乳丸加减 (焦山楂、焦神曲、炒麦芽、陈皮、莱菔子、制半夏、茯苓、木香、厚朴、甘草)。
(3)湿热中阻
主要病因:感受暑湿秽浊,过食肥甘辛辣油炸食物。
主要症状:胃腹部胀满疼痛,口苦或粘、口臭,口渴喜冷饮,大便不畅,小便黄,舌红苔黄。
代表方:清热利湿,调中行气。
主方: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大黄、黄连、黄芩、藿香、厚朴、制半夏、陈皮、蒲公英)。
(4)肝胃气滞
主要病因:情志郁滞、压力大。
主要症状:胃腹胀满疼痛或两胁胀,晨起或情绪紧张时加重,嗳气或叹气后舒服一点。厌恶油腻,烦躁易怒,胸闷睡卧不安,舌红,苔薄白。
治疗: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香附、枳壳、陈皮、白芍、甘 草、佛手、苏梗、木香)。
(5)胃阴不足
主要病因:长期喜食辛辣炙烤、热病后期伤阴。
主要症状:胃腹隐隐灼痛,餐后饱胀感,即便饿也不想吃,喜欢冷饮,手足心热,舌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地图舌。
治疗:养阴益胃,缓急止痛
主方:益胃汤加减(北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 山药、焦山楂、石斛、白芍、炙甘草)。
中医调理的时间久一点,需要家长有一定的耐心,因为治疗周期一般为1-2月。另外,还可以做一些针对性的食疗调理,比如胃阴虚者可服石斛人参瘦肉汤;胃气虚者以红参瘦肉汤进补;脾胃湿热者以五花茶调理;寒冷伤胃者日常可多喝生姜红枣红糖茶,外加热敷。
余德钊主任提醒患儿家长,无论是中西医治疗,都要治足疗程,切勿中途断药。
预防需从饮食起居入手
夏天尤其忌冷饮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儿童胃病的发病率也会增加。由于儿童慢性胃病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不规律、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紧张、学习压力大等都会导致儿童胃病。因此,父母们从小就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就有?;の傅囊馐丁?/p>
专家强调,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首先要在日常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关键是把好“入口关”,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父母要纠正给孩子喂饭时喜欢自己先试一口的习惯,最好采用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公匙。
同时,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那些长期偏食肉类食物、高油、高脂肪(如炸薯条、油条、炸馒头等),贪吃油炸类小零食、冷饮,均会导致儿童胃液及胃酸分泌失调,影响胃黏膜的营养,日久便会导致慢性胃炎。
另外,我国有句古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意思就是想要孩子健康不生病,就不能吃得太饱、穿得太暖。每天把肚子撑得饱饱的,还有吃生凉、生冷食品无节制,这样都会加重胃的负荷,让肠胃得不到休息,形成积滞,日久便出现厌食、消化不良,导致各种胃部疾病的发生。特别提醒在节假日期间,不能让孩子放纵,想吃就吃,东西吃得过杂过量,极易患急性胃炎。
夏天时应避免孩子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多增加户外运动提高免疫力。余德钊提醒家长,可以常备一些常备药防备不时之需,如保济口服液、健胃消食片、小柴胡等。对于易因情绪压力导致肠胃不适的孩子,家长要调节孩子的情绪,尽量让孩子保持轻松。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意孩子的胃肠道问题:一、是否长期易发肚子不舒服、胃口不好的情况;二、观察小儿的排便情况,如果常拉稀、大便气味臭的话就证明孩子可能消化出现了问题,要引起注意;三、孩子的生长发育进程是否减缓,如果出现体形消瘦、长不快的情况也要考虑一下孩子的胃肠道问题。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该送往医院,由医生通过专业的诊断判定病症,切忌盲目用药,加重病情。
编辑:赵彦
关键词:经常腹痛 慢性胃炎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