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数字中国建设的现实意义和行动支点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将助成生产力质的飞跃,引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资料图
数字中国建设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撑
作为信息化的新阶段,数字中国建设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实践,旨在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将有力推动我国实现数字经济优质化、数字治理高效化和智慧生活惠民化。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经济形态。提升数字经济质量是建设数字中国重要的目标之一,表现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水平极大提升。通过壮大数字经济规模,加深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深度拓展先进技术的场景应用,以显著提高数字经济质量,最终将我国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领跑者。
简化信息表达方式、提高信息阅读速率、改善信息运用效能,提升国家驾驭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的能力,是数字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大数据时代,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载体,借助智能语音与图形化手段,实现对复杂数据集的深入洞察,揭示出信息、事物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复杂性,推进智慧政务的有序建构,变“人跑腿”为“数字跑腿”,将有力地提升治理效率和质量。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数字中国建设的行动方向。数字中国建设要落脚于“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全面优化信息基础设施,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信息惠民便民服务,提高人民生活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驱动数字中国建设向纵深推进
信息化是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抽象与概括,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将有效地培育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以数字化驱动数字经济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资料,数据成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新要素,催生出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共享经济、数据挖掘、数据解决方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技术,数据是实体经济提档发展的新抓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重塑着传统经济形态。
以网络化驱动数字治理变革。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普遍适用与深度嵌入,引起了信息采集、传递、分析、运用模式的革命性变迁,驱动多元主体从多方视角、多个维度对集成数据展开多层次分析与应用,推动治理实践走向公开化和扁平化。
以智能化驱动数字信息惠民。智能化工具作为一个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公共服务、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便捷化程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从源头上丰富了人们的需求、从理念上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从方式上创新了人们的选择。
数字中国建设需创新关键技术、打造数据平台、保障信息安全
作为信息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具体实现与整体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要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积极实施并稳步推进国家大数据战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创新关键技术、打造数据平台、保障信息安全。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一个大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抢占国际竞争高地的重要保证。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长期依赖他国供给是靠不住的。要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建设的顶层设计,精确把握数字经济快捷性、直接性、高渗透性、可持续性、外部经济性的特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边际报酬递增的后发优势,不断壮大我国数字经济的总体规模、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加快推动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制造业、农业、服务业、金融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不断催生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扬“数字工匠精神”,在前沿领域有所突破和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现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全面创新。
深化行政体制机制改革,通过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建立大数据国家治理平台、分层分级政务数据开放平台,完成全国政务信息资源系统整合,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优先开放交通出行、教育文化、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数据,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空间互联网等新型网络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积极提供数字化民生服务,打造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购物、智慧交通等平台,促进民生服务精细化、均等化和普惠化。
没有网络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制度,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责任,主管部门履行好监管责任,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违法犯罪行为。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信息安全观,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挥网络引导舆论作用,建设网络良好生态。
(作者:刘建义,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的关键路径及其行动策略研究”[15AZD077]主要成员、广州市智慧治理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数字 建设 经济 数据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