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网购用假名被快递员猜出 “小号”面临难删除窘境

图为商家工作人员为包裹贴上快递单?!∶系铝∩?nbsp;
□ 本报记者 赵丽
□ 本报实习生 陈杭
人人深受“被问候”之扰,但又只能无奈接受——这是当前个人信息泄露的尴尬现状。
更加危险的是,以诈骗为目的的“问候”电话,已经给无数受害者带来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安全威胁。我们不得不担忧这些热情“问候”背后的问题:个人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被泄露,每个人都快要变成“透明人”。
隐私?;械摹澳诠怼?/span>
个人信息,如果没有“内线”的帮助,私家侦探根本不可能拿到,“我不购买这些信息,但行业内的这点猫腻还瞒不了我”。也就是说,所谓的“福尔摩斯”不过是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掮客。
说这话的是韩冰,曾经是江南地区私家侦探“祖师爷”。他在即将“金盆洗手”时曾说,要想声名远赫或是立足,就要一击致命,抓住弱点,让对方心底生寒。
那么,弱点在哪里?其实就是掌握对方所有的隐私,尤其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问题来了,开房记录、通话记录、财产状况乃至短信内容与你所在的位置信息,这些原本只可能由公安、房管、银行、通信等部门掌握的信息,私家侦探怎么可能有如探囊取物般轻松拿到?
已经锒铛入狱的周强(化名)就是一个掮客。生意成本低、收益大、来钱快还能帮助别人,是这个安徽男人开设私家侦探公司的初衷。追债是很重要的业务来源。
在周强等人的生意经中,中间商似乎成了必不可少的灵魂人物。这些个人信息贩卖者,如鬼魅般活跃在网络上,尤其是QQ群里。在相关的QQ群里,按照宾馆入住信息、航班、房产、车辆、企业登记、通信以及手机定位等各类信息,供应商分门别类。
但是,中间商又是谁?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这些潜在的“全裸者”来说至关重要。
韩冰说,不排除个别人通过黑客侵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网络窃取信息,但“这种情况太少见了”。最为主要的还是与一些部门的“内鬼”有联系的职业信息贩子。
韩冰所述与现实案例相吻合。
某电信分公司运维部网管中心负责核心网维护人员,这是王启云入狱前的身份。经王启云之手,公民个人信息被以每条0.4元的价格出售给王炳义。这个人的生意经则是名副其实的倒卖,加价0.1元至0.2元将信息出卖给有需求的人。这些人中,有怀有诈骗之心的歹人,也有希望以此精准营销的黑心商人等。
一条由王启云提供信息(源头),王炳义担任信息掮客(上线),杜建国等人购买使用(下线)的交易网络就此形成。
对了,不能忘了快递公司。
在某快递公司发布声明承认公司有员工倒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后,多家快递公司仍在不断上演客户个人信息“裸奔”或者直接成为牟利工具的戏码。由于“空手套白狼”的便捷,目前已经有了专门从事快递单号交易的网站。这些网站是快递单号买家与卖家交流的第三方平台,拥有快递单的人可自主在第三方平台上发布单号信息。
外卖平台也是跑不掉的。此前,有媒体记者卧底多个“电话销售”QQ群发现,有卖家专门出售外卖订餐客户的信息。这些个人信息十分详细,包括订餐者的手机号码、姓名、订餐地址等,每条信息的售价不到一角钱。在一些QQ群里,有人售卖多家外卖平台的客户信息,每万条价格从700元至2000元不等。有网络运营公司借助软件搜集用户的订餐信息,打包后倒卖给电话销售公司,甚至还有一些外卖骑手也加入了客户信息倒卖的生意中。
信息暴露招致骚扰威胁
“面对信息‘裸奔’的生活,我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p>
这是北京白领陈建萍发在朋友圈的一条信息??此坪缆?,但更多的是心酸。
之所以有这样的心酸,是因为下面这件事:
“你这个态度,我要投诉你。快递员用手指着我说,你敢投诉,我大不了不干了,你呢?他再次用手指指着我家门牌号码,说我不就是住在×××。”这是作为两岁孩子母亲的陈建萍在两个月前的一次经历,她因要求快递员送货上楼,而且小孩不小心挂掉了通话中的电话,惹得快递员生气,她受到言语上的威胁。
去年12月,北京媒体曾报道,林女士曾对一位送餐员给出差评。在被送餐员要求修改差评和取消投诉时,林女士因暂时无法立即处理,收到来自送餐员的威胁短信——“你准备搬家吧”。
“这种事情的发生就是因为用户个人信息的暴露,那些原本也应该匿名的评论信息,虽然的确是‘匿名’了,但配送小哥也能根据时间轻松猜到。每到这种时刻,你才会意识到原来自己的信息是如此赤裸?!背陆ㄆ妓担源佑辛撕⒆?,她真的不敢惹了解家庭信息的那些所谓的“服务商”。
于是乎,网购和外卖不写真名,地址不可详细到楼层房间号或直接选择公共快递柜,成为不少更注重个人信息安全用户的标配?! 〗幼牛陆ㄆ蓟挂娑允只系纳盼侍?。
“都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短信应用里满满都是‘准到没庄家’‘代开发票’等信息,而通话记录里则都是打来推销买房和借贷的号码?!背陆ㄆ妓担懊看紊径绦诺氖焙?,都会被询问是否需要报告垃圾短信,但是报告了又有什么用呢?”
在采访中,很多民众认为,为了?;ぷ约海纬闪耸盏娇斓莺笏合禄蚴峭炕傩畔⒌サ南肮?,但仍挡不住快递公司内部存在的监守自盗。
因为据报道,不少电商都愿意花钱购买这些快递单信息,有时候一个月在这方面的开销可高达一二十万元,但商家认为这已经比盲目的线上推广成本低多了。此外,小额贷款机构也非常喜欢这些用户信息,因为“剁手族”都是“打电话一问一个准,多数都是缺钱花的主”。
“?;げ涣俗约骸钡奈弈?/p>
为了想让生活清净一些,不想“裸奔”的消费者又启用了“手机小号”。
简单来说,“手机小号”就是各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推出的虚拟“第二手机号”服务。通过App,用户可以在不添加sim卡的情况下获得另一个手机号,用于注册不算太重要的App、收验证码以及应对租房中介、快递等情景。
虽然听起来挺美好,但用“小号”也有不少潜在问题。
“我们无论注册什么都得用手机号,‘小号’的确能非常便利地解决需要用手机号注册App的问题,同时也能减少推销电话的骚扰?!痹艄靶『拧蹦J降挚股诺某陆ㄆ级约钦咚?,问题是,当你不再使用该“小号”注册的App时,你原本用来注册各个App的手机号将被回收。也就是说,获得该号码的人将可以随意登录你原本注册的各种账户,甚至盗用与之关联的其他个人信息,因为网上有通过手机号查询注册过网站应用的服务,“除非你很主动地去注销和解绑曾注册过的每一个账号,而且还是得在该账号是可注销的前提下,曾经有媒体针对93个应用进行试验,其中只有23个允许用户在网页或应用端自行注销”。
而据受访民众反映,“小号”打电话的功能不是很稳定,所以当你想用它来简单收个快递、点个外卖都可能会失败。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日常使用外卖点餐、网购和各种App的普通网友,我在尝试?;ぷ约焊鋈诵畔⒙飞喜⒉怀晒?。也许,该采取行动的,不应只是用户自己?!痹诓煞米詈?,陈建萍问了记者一个问题,“我们尽了作为消费者和用户可做的举措来?;ぷ约?,但效果仍相当有限。这些连我们都已经看清的安全问题,互联网产品公司会看不到吗?”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网购用假名 快递员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