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你的甲状腺还好吗?无缘无故发脾气暴躁要当心
如果你总是无缘无故发脾气、暴躁,也许就是甲状腺出问题了……
你的甲状腺还好吗
黄霖雨
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每天都在不断地制造、分泌甲状腺激素,以维持人体的正?;?,因此被称为“身体的引擎”?!吨泄鞘屑鬃聪俨×餍胁⊙У鞑椤废允?,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达6.5%,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达18.6%。甲状腺疾病已成为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的第二大疾病。
作为恶性肿瘤的一种,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男性甲状腺癌发病率由2005年的2.35/10万上升至2014年的15.07/10万;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由2005年的7.04/10万上升至2014年的41.11/10万。在2015年女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中,甲状腺癌已位居第三,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
让人担忧的是,公众的甲状腺健康意识却十分不足,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知晓率与治疗率都不高。甲状腺异常的典型症状有:体重波动大、焦虑、情绪失常、疲倦乏力、失眠或嗜睡等,它们容易被忽视,或被误解为单纯地由压力所致。那么,关于颈部前部这个蝴蝶状的器官,你了解多少?你的甲状腺还好吗?
25岁,我的甲状腺出问题了
不幸的是,25岁的我,就遭遇了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问题。去年9月底的一次聚会上,朋友无意间发现我的脖子有些微肿大,她嘱咐我一定要去医院做检查。一查还真吓我一跳——甲状腺Ⅱ度肿大,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即我们常说的甲减)。而根据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与抗甲状腺微粒体(过氧化物酶)抗体(TMA)明显升高来判断,基本确诊为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以下简称“桥本”)。此后,我需要每日早晨服用一颗调节甲状腺激素的药物。或许你还不知道,桥本目前尚不能治愈,伴随终身的可能性极大。25岁,终身慢性病,吃一辈子的药?这对于自认为还“年轻无极限”的我而言,可谓晴天霹雳。
调节情绪、接纳现实是我要克服的第一关。事实上,甲状腺疾病正在年轻化,25岁、女性罹患甲状腺疾病并不需要大惊小怪。不管是公众较为熟悉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即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即甲减),还是甲状腺瘤、甲状腺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症等,年轻患者的比例都在提高。除了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周边环境等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
一项基于2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疾病诊断主要包括甲状腺癌、甲状腺良性肿瘤)与379例健康人群的对比调查显示,经常食用腌制/熏制食物、经常生闷气、从事脑力工作(他们的精神压力更大)是甲状腺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我,与众多90后年轻人一样,生活节奏快,喜欢熬夜,面对高强度的社会竞争不得不高强度地学习、实习、工作。这些都为我的甲状腺问题埋下了伏笔。而桥本作为一种典型的自体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可以说,我在25岁时遭遇桥本,是先天条件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我的身边,被确诊为甲亢、甲减、有甲状腺结节甚至患甲状腺癌的年轻人也有不少。
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专业文献、浏览丁香园等医疗知识平台、向内分泌科医生咨询等方式,我也了解到甲状腺疾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可怕。即使是恶性肿瘤(即通常所说的甲状腺癌),5年观察生存率可达91.08%(2010年数据),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一。而对于桥本,即使不能治愈,也只需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在饮食上稍加注意即可。同时,也有无数例子表明,患有桥本的孕妇妈妈可以很顺利地产下健康的宝宝。正是这样,我逐渐接纳了自己将终身携带这一慢性病的事实。
为了摆脱“病人”的标签,我还将白色药丸装进了可爱、小巧的药盒里,每天早晨打开药盒,就像打开魔幻的能量盒,不是“我在吃药”,而是“我在补充能量”。服药治疗半年有余,指标正常,每一天看似漫长,实则只是日常。
出现这类症状要警惕甲状腺问题
确诊为桥本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自己早前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身心困扰,都可能是桥本所引发的甲减表现。譬如,嗜睡、心悸、浮肿、焦躁、对生活缺乏兴致等。但由于此前对甲状腺各类疾病的初期表现缺乏认识,并未联想到可能是甲状腺的问题,而单纯地将之视为身体在高压环境下的一种临时反馈,所以没有充分重视。然而,无论是甲亢和甲减,抑或是其他甲状腺疾病,病程长短均与危害性成正相关关系,所以诊断越早,后果越轻。
我相信许多人都与曾经的我一样,对此表现所知甚少。而为了提升公众对甲状腺健康的重视,国际甲状腺联盟将5月25日定为“国际甲状腺日”,将5月最后一周定为“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2017年,第九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的主题是“其实不怪你 查查甲状腺”,强调的便是甲状腺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比如,如果你总是无缘无故发脾气、暴躁,也许就是甲状腺出问题了。你要做的是尽快去内分泌科进行检查。那么,有哪些症状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信号呢?
甲状腺肿大是甲亢、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瘤等甲状腺疾病的明显体征。平时可以通过自查进行观察是否有甲状腺肿大。自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对着镜子进行吞咽动作,观察颈部是否出现核桃或鸡蛋大小的肿块并上下滑动;二、一手四指并拢,用指腹轻轻按压气管一侧,进行吞咽动作,感受颈部是否有肿块上下滑动,之后按压另一侧。但自查只是初步判断,要更早发现直径小于1厘米的肿块或进行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医生建议每年体检都增加这一项目。
甲亢的典型症状之一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甲亢,就会产生一系列高代谢症状。对应表现有:新陈代谢速度快,皮肤变得更光滑,也相对更薄,面色红润;食欲好,但体重大幅下降;心悸、气短、爱出汗;在情绪与精神方面表现为焦虑、亢奋;容易疲倦乏力;排便次数显著增加,每天需要排便2次及以上;脱发;女性月经失调,经期延长或缩短,经量减少甚至闭经。
甲减的典型症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则会导致甲减,新陈代谢会减慢。对应的临床表现是:皮肤干燥、苍白;食欲下降,但体重大幅增加;浮肿;畏寒;在情绪与精神方面表现为兴致低下,对事物缺乏兴趣;容易疲倦乏力且健忘,运动能力相应下降;排便次数显著减少,频繁便秘;脱发;女性月经失调,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调整生活方式 迎接健康甲状腺
甲状腺功能异常是身体敲响的一次警钟。虽然甲状腺疾病有遗传因素的作用,但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我还记得在一次复诊中,内分泌专家友善地提醒我:按时吃药,保持好心情,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在她看来,克服焦虑,调节生活压力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辅助性良方。在疾病的刺激与激励下,我重新梳理了个人生活习惯,从饮食、睡眠、运动、情绪管理等各方面进行调整,努力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身体状态。
虽然甲状腺疾病大多都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但相比于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它的治疗实属简单。常常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注定要得一种慢性病,得甲状腺疾病就相对幸运一些。但诸多患者仍对此心有余悸,尤其是面对事业和家庭双重压力的女性,她们作为甲状腺疾病的高发人群,容易久久不能平复心情,这并不利于治疗。因此,在调整生活方式时要尤其关注情绪,关注患者的心。
回顾过往半年多的治疗经历,我总结了调整情绪的三个方法:一、与家人、朋友沟通因疾病所产生的情绪问题。例如,甲亢患者常表现出的暴躁、焦虑、易发火等,甲减导致患者兴致低下、嗜睡、兴趣冷淡等。寻求亲友的理解与支持,并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原谅自己的不完美。二、寻求权威信息。在确诊的最初阶段,患者很容易“病急乱投医”,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常常有人危言耸听或是制造“快速根治”的骗局,更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情绪。因此,要积极与专科医生沟通,并利用高质量的网络咨询平台,如好大夫、丁香园等,寻求帮助。三、给自己和身体一些时间,有足够的耐心。我们常常在工作中怀揣“升级打怪兽”的积极心态,但面对身体问题时,却容易自暴自弃。努力给自己一些时间,也给身体一些恢复、喘息的机会,不要因为指标的些许波动而心情大起大落,试着更长远地看待身体的变化。抓住这次“生病”的机会,从饮食、睡眠、运动着手,找到释放压力的突破口,让自己放松下来。
健康是宝贵的,当年轻人开始逐渐遭遇一些大大小小的疾病时,我们不能只是感慨“真的老了”后依然我行我素,而是要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如果我们丝毫不在意,那么,甲状腺疾病可能仅仅是一个开始。
编辑:赵彦
关键词:甲状腺 发脾气 暴躁 桥本甲状腺炎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