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疫苗如何成为抗击埃博拉“转折点”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为应对刚果(金)近期出现的埃博拉疫情,世界卫生组织与多方合作,已在疫区开始对高危人群进行埃博拉疫苗接种。这种疫苗有何特点?它能否有效遏制疫情蔓延?
在此前的埃博拉疫情中,人们主要采取隔离等方式遏制病毒扩散,大规模接种疫苗还是首次。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副总干事彼得·萨拉马表示,这是应对埃博拉的一个转折点。
本次在刚果(金)接种的疫苗名为rVSV-ZEBOV,是当前主要的埃博拉试验性疫苗,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它能有效防止埃博拉病毒感染,且较为安全。疫苗采用经过减毒处理的水疱性口炎病毒为载体,携带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只需一剂就能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效果可维持一到两年。
水疱性口炎病毒原本会导致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水疱等问题,但在减毒后会失去致病能力,不过仍能在生物体内复制,可以用作向细胞运送“货物”的载体。研究人员将这种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基因替换成埃博拉病毒的基因,使其进入人体后产生埃博拉病毒糖蛋白,这就像给了人体免疫系统一张带有照片的通缉令,能使免疫系统学会识别埃博拉病毒,部署相应的防御手段。
研究显示,这种疫苗只对两种埃博拉病毒毒株有效,幸运的是此次刚果(金)出现的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就是其中之一。世卫组织说,本次接种不是全民预防接种,而是采取“包围接种”的策略,即以感染者为中心划出一个环,涵盖近期与感染者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高风险人员,对这些人接种疫苗。通常每名患者的环内约有150人,包括家人、亲友、邻居和同事等。此外,疫区和高危地区的一线医护人员也将接种疫苗。
“包围接种”策略能形成免疫圈,阻断病毒传播。上世纪70年代,该策略曾在消除天花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使用的疫苗由加拿大科学家研制,早在2005年就在动物实验中有良好表现,但一直未受到国际社会重视,直到2014年西非爆发大规模埃博拉疫情。制药企业默克公司于2014年获得相关授权,在进一步试验中确认了其效果。在2015年西非埃博拉疫情中,人们用这种疫苗在几内亚进行了“包围接种”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对立即接种者有效率达100%。
该疫苗尚未获得上市许可,仍处于试验阶段,这次在刚果(金)使用的疫苗由默克公司捐赠。首批超过7000剂疫苗已经到位,另有8000剂疫苗将很快运达。(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疫苗 埃博拉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