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告别贫困不再遥远——四川凉山推动产业发展促脱贫奔康
新华社成都5月22日电题:告别贫困不再遥远——四川凉山推动产业发展促脱贫奔康
新华社记者吴光于
刚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小长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再次迎来络绎不绝的“川A大军”。假日期间,当地接待游客逾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2.4亿元。
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州。近年来,凉山州委州政府把“五大发展理念”与当地的实践相结合,以自治州全面同步小康为目标,以脱贫攻坚为主线,以转型跨越打造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的宏观发展战略。
全域旅游成为首位产业
2015年,凉山州在调整产业布局时做出一个重大安排,把旅游产业由支柱产业调整为首位产业,提出了全域旅游的产业发展方向。
着眼于全域旅游,地处“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的凉山旅游产业向乡村旅游延伸,向脱贫攻坚延伸,向川滇大香格里拉大旅游格局提升。
2017年7月,大凉山彝族传统火把节在海拔3000多米的昭觉县谷克德高原湿地揭幕,这是凉山彝族火把节第一次在贫困县的景区举办。
当天,60多万人次的游客涌进了谷克德高原湿地,人们在这里载歌载舞,感受绮丽的民族风情和享受别样的高原风光。
地处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被人们称为“悬崖村”。曾经,当地村民进出村要借助17段藤梯。2017年,这个偏僻彝族山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0多级的钢梯,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
2018年1月,由川投集团等企业投资6.3亿元的“‘悬崖村’——古里大峡谷景区”项目开工,“悬崖村”农文旅产业扶贫进入实操阶段,兴奋的村民唱起了山歌。
新型农业鼓起贫困群众腰包
冕宁县拖乌乡鲁坝村海拔高度在2100米至3500米,山高路弯,气候恶劣,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2户、272人。
2016年初,这个村通过土地流转,集中村里的678亩土地,引进成都的一家企业,建起了香菇种植基地?;夭扇≌傅肌⑵笠狄?、银行担保、农民入股的扶贫模式,村民通过村里的集体资金入股分红,土地流转获得租金,进入基地打工挣取工资。
村民邓伍萨说,他白天在基地干活,80元一天,晚上守夜又有50元收入,再加上妻子也在这里上班,夫妻俩一个月加起来可以挣到6000元。
泸沽湖边的盐源县以盛产苹果而闻名。今天,电商销售已经成为这个县苹果等农特产品重要的销售模式。2015年全县有各类网店500个,发展到2017年,全县仅淘宝店铺就达到2200余个,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2亿多元。
传统产业升级加速转型跨越
凉山是我国著名的矿产资源富集区,以采选延压为主的资源型经济曾是凉山工业经济的主要构成。如今,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凉山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
驱车凉山,从河谷到高山,一个个风电群扑面而来,仅2017年,凉山州就新开工风电70万千瓦。更为庞大的是水电集群,包括溪洛渡、白鹤滩等在内的9座巨型、大型水电站均布局在凉山。
2017年,凉山向上海、江苏等地的输电量达1115亿千瓦时,这个电量相当于上海市年用电量的70%。
当前,凉山已经成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而在当地政府的规划蓝图中,要将凉山打造成我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采矿,选矿,卖矿……一直以来,凉山矿冶企业大多数以此种方式在矿冶产业链的上游运行。如今,这一状况发生了改变。稀土永磁材料是现在已知的综合性能最高的一种永磁材料,广泛运用于航空仪器等行业。紧紧追踪稀土行业这个新兴的明星产业,重点突破富铈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4000吨的富铈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线进入了国家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的重大项目。
围绕钒钛、稀土、石墨烯等新材料产业的打造,凉山传统的矿冶产业链正在向下游产品延伸。2017年上半年,凉山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居四川省前列,当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超过80亿元。
行走在凉山广袤的土地上,脱贫攻坚、转型升级,正如同两支彩笔描绘出凉山的美好明天。
编辑:秦云
关键词:告别贫困 四川凉山 产业 脱贫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